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 课时作业4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doc
上传人:睿达****的的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77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 课时作业4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doc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二单元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课时作业4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课时作业4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一、选择题1.下面是我国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发现列表,据此可知,这一时期我国()时间文化命名位置发掘文物前7000~前5000年裴李岗文化长江中游地区以磨制石器为主,饲养猪、狗等家畜前6500~前5500年后李文化山东地区发现大量陶器、石器、骨器前5800~前5400年大地湾文化甘肃及陕西地区石英砸击技术产品前5000~前3000年仰韶文化河南、陕西地区以磨制石器为主,农作物为粟和黍,陶器规整精美A.原始农耕生活已开始B.打制石器开始广泛使用C.文明遥遥领先于世界D.文明发展有了较高水平2.春秋时期,“耕”“牛”二字经常同时出现在人名中,如“冉耕,字伯牛”“司马耕,字子牛”。这种现象可以用来佐证()A.春秋时期出现铁犁B.春秋时期出现牛耕C.春秋时期出现铁犁牛耕D.春秋时期开始饲养牛3.古代诗人梅尧臣《水轮咏》:“孤轮运寒水,无乃农者营。随流转自速,居高还复倾。”描写的是()A.筒车B.翻车C.耧车D.水排4.考古资料对于先秦历史的研究特别重要。如图为河北省南杨庄遗址出土的距今5500多年的陶蚕蛹,同时还出土了当时纺丝用的纺轮。这一考古发掘可以证明()A.该地是我国蚕丝业的发源地B.蚕丝业可以上溯到夏朝之前C.丝、棉纺织品成为主要衣料D.古代官营的丝织业发展起来5.《三国志·韩暨传》中写道:“旧时冶作马排,每一熟石,用马百匹;更作人排,又费功力;暨乃因长流为水排,计其利益,三倍于前。”材料中的马排、人排和水排均指()A.灌溉工具B.农耕技术C.冶金工具D.交通工具6.欧洲中世纪庄园生产包括粮食、衣物、工具等各项生活所需,是一个农村共同体。庄园以农业为主,面粉、奶酪、火腿、蔬菜等均可以自给,鞋帽衣服也自己制作,很多庄园有铁匠、银匠等。据此可知,这些庄园()A.经济基本自给自足B.商品经济高度发达C.促进欧洲城市兴起D.领主占有全部土地二、非选择题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我国古代是一个以农立国的社会,历代都把发展农业当作头等大事,尤其是重视兴建水利工程。公元前246年,为耗竭秦国实力,韩国派水工郑国入秦游说,在泾水和洛水间穿凿一条大型灌溉渠道。本为“疲秦”之策的郑国渠却在完工后发挥了“强秦”的作用,使干旱的关中平原旱涝保收,为战国时期秦国的强盛和统一六国奠定了经济基础。——摘编自陈晨《中国古代水利工程何以千年不衰》材料二在中国,小农经济一锄一镰,一个主要劳动力加上一些辅助劳力,一旦和土地结合,就可以到处组织起简单再生产,虽然脆弱,但破坏后极易复活和再生,又非常顽强。小农经济这种顽强的再生机制所造成的结果便是中国传统农业经济的水平位移——横向发展。——编自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重视兴建水利工程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小农经济既脆弱又顽强的原因。举例说明“中国传统农业经济的水平位移”的具体表现。课时作业4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1.解析:依据材料中信息可知,这一时期中国处于以打磨结合的方法制作石器的新石器时代,此时人们已经大量使用陶器,开始从事原始农业、饲养家畜,出现以粟为主的栽培作物,生活逐渐稳定,文明发展有了较高水平,因此D项正确。材料中仅仰韶文化涉及原始农耕生活的信息,该选项不能完整地概括材料,A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以磨制石器为主,不是打制石器开始广泛使用,B项错误;材料并未比较中国文明与世界文明,C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D项。答案:D2.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利用材料佐证历史观点的能力。依据材料中的“耕”“牛”常同时出现在人名中,可以佐证春秋时期出现牛耕,而无法佐证当时的牛耕是否使用铁犁。故选B。答案:B3.解析:根据“孤轮运寒水,无乃农者营。随流转自速,居高还复倾”,结合所学可知,唐朝发明了筒车,唐代筒车依靠水力运转,符合题意,故选A;曹魏翻车依靠人力运转,不符合“随流转自速”,排除B;耧车是播种工具,水排是冶铁工具,排除C、D两项。答案:A4.解析:从出土遗址“距今5500多年”可以判断是处于夏朝之前,故B项正确。材料只反映河北省南杨庄遗址出土陶蚕蛹,体现不出蚕丝业的发源地问题,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棉纺织的信息,排除C;材料未涉及丝织业的经营类型问题,排除D。故选B。答案:B5.解析:依据材料“冶作马排”可知马排是冶金工具;“更作人排,又费功力;暨乃因长流为水排”说明人排和水排都是在马排的基础上形成,都属于冶金工具,C正确;材料中的工具都是冶炼工具,不是灌溉工具,A错误;材料中的工具不是农耕和交通工具,B和D错误。答案:C6.解析:根据材料“面粉、奶酪、火腿、蔬菜等均可以自给”“鞋帽衣服也自己制作”
立即下载
相关文档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 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同步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星级:
7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 4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素养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星级:
7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 2
星级:
7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 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星级:
7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 课时作业4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星级:
3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 课时作业5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星级:
4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单元素养评价(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星级:
6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单元检测卷(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星级:
8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单元素养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星级:
10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素养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星级:
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