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学习的概念改变模式.ppt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1.1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科学学习的概念改变模式.ppt

科学学习的概念改变模式.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7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許多教師認為只有有高度意願和學習動機的學生,才會把老師教的求其瞭解,其他的學生則只是接受科學內容而已。許多學生之所以接觸課業,只是想把作業做完而已,或者只求達到有個可以接受的成績。理解性的科學學習例子情境:一本書放在學生的手上。問題:手是否有在推書?認為桌子並不推書的那一派學生說:是,她的手有推書,結果,手是可以推呀!其他的人則爭辯說:不是,她的手只是握著書。學生的疑問?桌子反作用力的大小端看桌子承受多少力而定。兩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這就是以日常用語來說明的牛頓第三運動定律(Newton’sthirdlawofmotion)許多研究報告指出,只有學生自己真正暸解的部分才有意義,而不是為了考試去背誦的資料。報告同時指出,學生只在自信瞭解的部份,才會去為自己的觀念爭辯。補充:希臘四元素說四元素特質亞理斯多德「四元素說」四元素代表圖形理解的意義為何?連結性的理解概念改變的問題個人科學例子概念改變的難題(Toulmin,1972)概念改變的條件學生似乎不容易放棄原有的概念,除非他有充分的理由去懷疑它。在「桌上放書」的那個例子中,學生的「不滿意」是在這種情況下產生的:一個沒有生命的桌子無法對另一物體產生推力或拉力。如果沒有其他可理解的方法提出,則學生會認為已存在的先備概念也許可以考慮「修正」,也許不理會那個明顯的難題而繼續保持原先的概念。有時縱使提供了其他易於領悟的例子,如果這個例子不合哩,學生似乎仍無法瞭解。雖然用書放在手上的比喻可以解釋「桌子施力於書是不可能」的疑慮,也可以說服一些學生使他們的觀點有所改變,但是有一部分學生仍無法被說服,甚至被說服的學生中也有些人仍持續懷疑該例子的合理性。有效用的(fruitfulness)社會情境脈絡中的理解可用性科學知識的功能社會情境脈絡中的表現認知見習用問題(questions)來作為教某一主題的開始,可以引發學生的推理,並可「激發學生的先備概念,幫助學生發覺限制條件,教師能主導彼此的對話,促使師生之間共同討論,去瞭解問題。」模式化-清楚地連結或比對學生表達出的科學概念。教導-學生在關鍵問題上的不同時間上去比較他的答案,並寫下他們如何改變想法的過程。結論我對於概念改變的定義不一定要包括信念或情意。學生可以將牛頓力學描述並解釋得很好,卻依然深信「桌子並沒有真正的推書」。重要的是學生會在不同的情況下適當地應用科學觀念於新事物上。學生有可能在不同條件下環境下,而且不具有信念情況下進行一些新事物,但他們卻會贊成新觀念或推理方法所帶給他們解決問題的可用性(fruitfuln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