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线缆专业基础知识一、线材的拉伸原理及方法二、线材生产的工艺流程三、拉线配模四、连拉连退技术原理及技术参数五、拉线润滑六、拉线模具七、拉线控制要点八、废品的分析和处理拉线工艺规程及工艺参数第一节线材的拉伸原理和方法一、线材拉伸线材拉伸是指线坯通过模孔在一定拉力作用下,发生塑力变形,使截面减小、长度增加的一种拉力加工方法。拉伸过程如图所示。二、拉伸的特点(一)拉伸的线材有较精确的尺寸,表面光洁,断面形状可以多样。(二)能拉伸大长度和各种形状的线材。(三)以冷压力加工为主的拉伸工艺,工具、设备简单,生产效率高。(四)拉伸耗能较大,变形体受一定限制。三、实现拉伸过程的条件为实现拉伸过程,拉伸应力应大于变形区中金属的变形抗力,同时小于模孔出口端被拉金属的屈服极限,即:σK<σL<σSKσK—变形区中金属变形抗力σL—拉伸应力σSK—被拉伸金属出口端的屈服极限。由于金属拉伸硬化后的屈服极限σSK值接近抗拉强度极限σb,故实现拉伸过程的条件可以写成:σK<σL<σb。式中线材拉伸时的塑性变形,主要是通过横断面由大逐渐变小的模孔实现的。所以金属在模孔的变形区中处于复杂的应力状态。如图3-2所示。拉伸时,由于正反作用力的作用,被拉金属造成三向应力状态,即一个主拉应力σ1σ2、σ3。拉伸应力σL大于变形抗力σK才能发生塑性变形。但是,拉伸应力σL大于模孔出口端金属屈服极限σSK时,就出现拉细或拉断现象。因此σL<σSK是实现正常拉伸的一个必要条件。通常以σL与σSK的比值大小表示拉伸能否正常拉伸,也即安全及两个主压应力系数。Ks=σSK/σL式中Ks—安全系数;σSK模孔出口端屈服极限;σL拉伸应力。通常用抗拉强度σb代替σSK,因此安全系数为:Ks=σb/σL在实际生产中,安全系数Ks=1.4~2.0,如Ks<1.4,则表示拉伸应力过大,可能出现拉细或拉断现象;Ks>2.0,则表示拉伸应力和延伸系数较小,金属塑性没有充分利用。随着线径的减小,线材内部存在的缺陷,变形程度的加大,拉伸模角度、拉伸速度、金属温度等因素的变化,对建立正常拉伸过程都有一定影响。因此必须采用相应的安全系数,才能确保正常拉伸。一般安全系数与线径的关系如表所示。线材直径安全系数型线粗线≥1.4>1.0≥1.41.0~0.4≥1.50.1~0.1≥1.60.1~0.051.8<0.05≥2.0四、拉伸原理拉伸属于压力加工范围。拉伸过程中产生极少粉屑,体浠跷ⅲ虼巳衔烨啊?后金属的体积相等。即:V0=VK∴S0/SK=LK/L0=d0/dk式中V0—拉伸前金属体积;Vk—拉伸后技术体积;S0—拉伸前断面面积;Sk—拉伸后断面面积;L0—拉伸前线材长度;Lk—拉伸后线材长度;表示拉伸过程金属变形量的基本参数有:(一)相对延伸系数,简称延伸系数,它是拉伸后与拉伸前线材长度的比值?=LK/L0(二)压缩率,是指线材拉伸前后断面面积之差与拉伸前断面面积的比值,一般用百分数表示:δ=(S0-Sk)/S0*100%(三)延伸率:是线材拉伸后与拉伸前的长度之差与拉伸前长度的比值,一般用百分数表示:λ=(Lk-L0)/L0*100%(四)缩减系数,是线材拉伸后与拉伸前断面面积的比值:ε=Sk/S0五、拉伸方法(一)线材的一次拉伸一次拉伸一般都用于拉粗线。一次拉伸加工率较大,生产线坯较短,生产效率低。(二)线材的多次拉伸多次拉伸加工率大,拉伸速度快,自动化程度高。拉伸道次可根据被拉伸的金属所能允许的延伸系数、产品最终尺寸以及所要求的机械性能来确定。连续拉伸道次通常为2~25次。(三)滑动式连续多次拉伸在滑动式连续多次拉伸机上生产线材时,各中间鼓轮均产生滑动,故鼓轮上一般绕1~4圈线材。在拉伸过程中鼓轮各级转数不能自动调整,只有在停车时才能进行调整,但不能改变各鼓轮的速比。(四)非滑动多次拉伸非滑动拉伸主要使用非滑动积蓄式拉线机。六、影响线材拉伸的因素金属线材在拉伸时,受到四个外力,即出现端的拉伸力,模孔变形区对金属线材的正压力,模孔(变形投┚肚┯胂呔侗砻嬷涞哪Σ亮拖卟暮蠖说姆蠢Α?影响拉伸力的因素如下:(一)铜、铝杆(线)材料。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拉铜线比拉铝线的拉伸力大,拉铝线容易断,所以拉铝线时应取较大安全系数。(二)材料的抗拉强度。影响材料的抗拉强度因素很多,如材料的化学成分,压延工艺等,抗拉强度高则拉伸力大。(三)变形程度。变形程度越大,拉伸力也越大,因而增加了模孔对线的正压力,摩擦力也随之增加,所以拉伸力也增加。(四)线材与模孔间的摩擦系数。摩擦系数越大,拉伸力也越大。摩擦系数由线材的材料和模芯材料的光洁度、润滑剂的成分与数量决定,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