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服务工作室管理制度.docx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0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社区服务工作室管理制度.docx

社区服务工作室管理制度.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社区服务工作室管理制度目录TOC\o"1-5"\h\zHYPERLINK\l"bookmark15"\o"CurrentDocument"\h社会工作室运行机制3HYPERLINK\l"bookmark18"\o"CurrentDocument"\h一、社区社会工作实务3HYPERLINK\l"bookmark27"\o"CurrentDocument"\h二、具体职责和任务5HYPERLINK\l"bookmark47"\o"CurrentDocument"\h三、激励机制7HYPERLINK\l"bookmark55"\o"CurrentDocument"\h专业义工考核管理办法9HYPERLINK\l"bookmark58"\o"CurrentDocument"\h一、考核原则9HYPERLINK\l"bookmark62"\o"CurrentDocument"\h二、考核主体9HYPERLINK\l"bookmark66"\o"CurrentDocument"\h三、考核对象9HYPERLINK\l"bookmark70"\o"CurrentDocument"\h五、考核依据9HYPERLINK\l"bookmark74"\o"CurrentDocument"\h六、考核标准10HYPERLINK\l"bookmark81"\o"CurrentDocument"\h七、奖励办法12HYPERLINK\l"bookmark85"\o"CurrentDocument"\h社区社会工作室操作细则13HYPERLINK\l"bookmark88"\o"CurrentDocument"\h一、社区社会工作室人员构成13HYPERLINK\l"bookmark92"\o"CurrentDocument"\h二、社区社会工作室隶属关系13HYPERLINK\l"bookmark96"\o"CurrentDocument"\h三、社区社会工作室服务范围和内容13HYPERLINK\l"bookmark102"\o"CurrentDocument"\h四、社区社会工作者的主要职责13HYPERLINK\l"bookmark113"\o"CurrentDocument"\h五、社区社会工作的目标14社会工作室运行机制一、社区社会工作实务(一)开展社会救助服务针对社区内的弱势群体,为他们提供专业的社会工作服务,消除心理困惑、解决生活难题、提升自助能力。一是对社区低保户、受灾户、流浪乞讨人员等,依据国家有关政策开展救助服务,保障其基本生活,同时引导其就业或寻求其它生活来源,帮助他们提高生存能力,恢复社会功能;二是对社区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残障人士等进行帮扶,开展“居家养老”、“小手拉大手”、“爱心对接”等活动,使其正常生活。(二)开展社区卫生服务一是开展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活动,优化、规范社区内的卫生机构,建立社区医疗服务指导中心、楼院卫生服务点,与医院和预防保健机构一起,开展疾病预防、义诊、保健、健康教育、心理卫生和计划生育等社区卫生服务,建立起规范的社区居民家庭健康档案,共同构建我区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二是配合全区城市长效管理工作,运用社工理念和专业方法对居民进行宣传教育,引导居民自我管理、监督楼院卫生,组织社区居民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活动,维护身边的环境,对破坏环境卫生的不良行为进行矫正,提升居民环境保护意识,形成长效保洁机制。(三)开展社区矫治服务一是对刑满释放人员和解除劳教人员进行社区矫正,组织开展“给一份心,送一片情,凝聚一份爱”的活动,使服务对象重新做人,回归社会;二是对社区网瘾青少年进行登记造册,开展“戒除网瘾,健康成长”等行为矫治活动;三是对邻里纠纷、家庭暴力等行为进行矫正,促进邻里和谐、家庭;四是协助建立社区社会治安预防体系,成立“民警+志愿者”的治安队伍,实行群防群治,维护社区治安。(四)开展社区教育服务整合社区资源,针对社区全体居民进行以增进公民素质、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发展、维护社会正义为宗旨的社会教育,定期开展各种知识和技能讲座,激发居民参与社区活动的积极性,培养公民的公共意识,提升居民参与社区民主建设的能力。(五)开展社区居民自治服务针对居民平时相互间往来少、互助少、文娱活动少、社区归属感不强等现象,组织开展社区居民自治互动活动。一是开展楼院居民“一周一见面”交流会,架设居民沟通连心桥,互相理解、互相宽容,营造友爱氛围;二是组织楼院的“单位人”走出家门,参与社区各种活动,增强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