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美术教案最新精选.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3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中班美术教案最新精选.docx

中班美术教案最新精选.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班美术教案【热门】中班美术教案范文八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班美术教案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中班美术教案篇1通过前几次活动的开展,孩子们对间接穿插编织方法有了一定的巩固,为了体现孩子的个性化创作和材料的丰富性,这一次增加了难度,只提供纸条,让幼儿编织可爱的小鱼,幼儿要根据鱼的特征,先编出鱼的形状,然后用多种颜色的纸条进行横竖交叉编织,最后画上鱼的眼睛,在编织的方法上,虽然跟以前差不多,但是没有了规律性的排列,但是插编的方法还是要运用,这也考验了孩子对插编丰富的掌握,也是孩子再一次的巩固学习。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尝试用多种颜色的纸条间接穿插编织的方法进行编织小鱼。2.体验插编的有趣,喜欢编织活动。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活动重点难点:活动重点:尝试用多种颜色的纸条间接穿插编织的方法进行编织小鱼。活动难点:每种颜色的纸条进行交替间接穿插编织。活动准备:固体胶,各种彩色纸条,海洋背景图等。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1.上个星期徐老师请你们画了各种不同的小鱼,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条小鱼,这条小鱼跟你以前画的一样吗?哪里不一样?你觉得哪条小鱼漂亮,为什么?2.引导幼儿充分说出感受。二、编织小鱼1.你觉得这条小鱼哪里很漂亮?2.引导幼儿观察小鱼的编织方法,并找出规律。3.教师重点指导先用三张纸条固定好小鱼的形状,然后用各种彩色的纸条进行间接穿插编织,要观察纸条的顺序,第一张纸条是藏起来、钻出来,而第二张纸条刚好是相反的'方向。三、幼儿操作1.出示海洋背景图:老师这里有一片海洋,现在我们来制作各种可爱的小鱼,等你做好后把小鱼放到海洋里来吧!2.幼儿进行操作,教师提示幼儿可以运用规律排序的方法搭配色彩。3.教师观察幼儿操作,对个别幼儿进行指导。四、作品欣赏哇,海洋里游来了很多可爱的小鱼,我们一起看一看,你最喜欢哪条小鱼,为什么?活动反思:在活动开始采用谈话导入的方式,对幼儿已有经验进行了回忆,幼儿的兴趣还是比较浓厚。与前几次编织活动相比,这一次增加了难度,让幼儿掌握编织方法的基础上,要先用纸条固定好小鱼的形状,然后用各种不同颜色的纸条进行横竖交叉编制,活动中,孩子们表现还是不错的,掌握地也比较好,但是在讲解活动重点的时候,讲得比较细,时间用得较长,如果能用更精炼地语言让幼儿学习编织方法,这样效果会更好。中班美术教案篇2授课班级:中班内容分析:《路边的树》是从中班主题《我在马路上》中延伸出来的活动。马路与幼儿生活紧密相关,路边的树是孩子既熟悉又陌生的,在充满想象的孩子们眼里,树是具有生命的小精灵,在进一步观察大树的过程中孩子们会有什么样的发现和惊喜呢?换位思考,如果孩子是树每天站在马路边会看到什么呢?此活动旨在通过马路上的树,从一点向多点引发孩子的想象,让幼儿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感受创新思维的乐趣,培养幼儿良好的创新思维习惯。在活动过程中,幼儿将获得更丰富的有关树的感知经验,并通过想象与艺术操作相结合,在创新、科学、艺术等领域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幼儿分析:中班幼儿的思维主要依据具体事物的形象和对它们的联想,而且多是在动手玩乐中进行思维。所以本次活动借助中班孩子比较熟悉的树,在游戏、观察、制作中多角度地引领发现并产生突发奇想,有利于提高动手能力,培养幼儿的自信心,还能培养良好的学习、思维习惯,可谓一举多得。设计思路:大树就在孩子身边,以生活经验为基础,给孩子一个体验创新思维乐趣的良好载体——树,通过层层引导、提升,激活孩子的创新思维,引导他们在看看、想想、说说、做做等多感官参与的情况下,充分体验和感受到创新思维活动的乐趣。具体设计思路是:经验交流——观察想象“树”——添画想象“大树的眼睛”——换位想象“马路上的热闹”。活动目标:1、根据树的.形态、颜色进行想象,初步学习从一点向多点发散的思维方法。2、通过创造性地表现大树的眼睛,想象和感知马路上的热闹。3、鼓励幼儿乐于参与绘画活动,体验绘画活动的乐趣。4、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活动准备:1、材料准备:水粉颜料,水粉笔、围裙、套袖、与孩子相当的图片2、幼儿知识经验准备:调查了解哪里有树3、课件的准备:有关大树的PPT活动过程:(一)图片导入,经验回顾1、经验交流。师:“在来幼儿园的路上看到了什么?”PPT出示“树”,“今天我们来讨论树,哪里有树?”引导孩子交流对树的位置的经验影像,促进孩子对新经验的建构。2、大胆说出树好在哪里?并通过教师的回应提升,了解树木能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等功能,引发孩子的情感同时引出孩子们对树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