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讲义 第10章 内部排序.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5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数据结构讲义 第10章 内部排序.doc

数据结构讲义第10章内部排序.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10章内部排序数据结构讲义-插入排序数据结构课程的内容10.1概述1.什么是排序?将一组杂乱无章的数据按一定的规律顺次排列起来。定义:设有记录序列:{R1、R2…Rn}其相应的关键字序列为:{K1、K2…Kn};若存在一种确定的关系:Kx<=Ky<=…<=Kz,将记录序列{R1、R2…Rn}排成按该关键字有序的序列:{Rx、Ry…Rz},这样的操作称之为排序。2.排序的目的是什么?3.排序算法的好坏如何衡量?时间效率——排序速度空间效率——占内存辅助空间的大小稳定性——若两个记录A和B的关键字值相等,但排序后A、B的先后次序保持不变,则称这种排序算法是稳定的。——便于查找!4.什么叫内部排序?什么叫外部排序?——若待排序记录都在内存中,称为内部排序;——若待排序记录一部分在内存,一部分在外存,则称为外部排序。——按排序的规则不同,可分为5类:插入排序(希尔排序)交换排序(快速排序)选择排序(堆排序)归并排序基数排序——按排序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不同,可分为3类:简单的排序算法:时间效率低,O(n2)先进的排序算法:时间效率高,O(nlog2n)基数排序算算法:时间效率高,O(d×n)5.内部排序的算法有哪些?大多数排序算法都有两个基本的操作:(1)比较两个关键字的大小(2)将记录从一个位置移动到另一个位置记录序列的存储方式:(1)顺序存储(2)静态链表(3)地址6.顺序存储(顺序表)的抽象数据类型如何表示?注:大多数排序算法都是针对顺序表结构的(便于直接移动元素)Typedefstruct{//定义每个记录(数据元素)的结构KeyTypekey;//关键字InfoTypeotherinfo;//其它数据项}RecordType;Typedefstruct{//定义顺序表的结构RecordTyper[MAXSIZE+1];//存储顺序表的向量//r[0]一般作哨兵或缓冲区intlength;//顺序表的长度}SqList;#defineMAXSIZE20//设记录不超过20个typedefintKeyType;//设关键字为整型量(int型)10.2插入排序插入排序的基本思想是:插入排序有多种具体实现算法:1)直接插入排序2)折半插入排序3)希尔排序每步将一个待排序的对象,按其关键码大小,插入到前面已经排好序的一组对象的适当位置上,直到对象全部插入为止。简言之,边插入边排序,保证子序列中随时都是排好序的。1)直接插入排序新元素插入到哪里?例1:关键字序列T=(13,6,3,31,9,27,5,11),请写出直接插入排序的中间过程序列。【13】,6,3,31,9,27,5,11【6,13】,3,31,9,27,5,11【3,6,13】,31,9,27,5,11【3,6,13,31】,9,27,5,11【3,6,9,13,31】,27,5,11【3,6,9,13,27,31】,5,11【3,5,6,9,13,27,31】,11【3,5,6,9,11,13,27,31】在已形成的有序表中线性查找,并在适当位置插入,把原来位置上的元素向后顺移。例2:关键字序列T=(21,25,49,25*,16,08),请写出直接插入排序的具体实现过程。i=121254925*16080123456暂存21i=2i=3i=5i=4i=625252549494925*25*49161625*080849解:假设该序列已存入一维数组V[7]中,将V[0]作为缓冲或暂存单元(Temp)。则程序执行过程为:21254925*21初态:164925*25211608完成!直接插入排序编程实现直接插入排序对应程序参见教材P265。voidInsertsort(SqList*l){inti,j;for(i=2;i<=l->length;i++){l->r[0]=l->r[i];j=i-1;while(l->r[0].key<l->r[j].key){l->r[j+1]=l->r[j];j--;}l->r[j+1]=l->r[0];}}直接插入排序的算法分析若设待排序的对象个数为n,则算法需要进行n-1次插入。最好情况下,排序前对象已经按关键码大小从小到大有序,每趟只需与前面的有序对象序列的最后一个对象的关键码比较1次,移动2次对象。因此,总的关键码比较次数为n-1,对象移动次数为2(n-1)。最坏情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