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职业病防护用品管理制度2(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优秀版资料,欢迎下载)企业职业病防护用品管理制度1目的与范围本制度规定了职业病防护用品的种类及配置标准、明确采购、验收、保管、发放、使用、报废等环节的管理内容与方法,以保护员工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各部门、单位。2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安徽省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编制要点》3职责3.1分管职业健康的公司领导是职业病防护用品管理的主管领导。3.2安全环保部是职业病防护用品的主管部门,负责制定《职业病防护用品管理制度》,并监督执行。负责根据职业危害场所、岗位及工序可能接触到的职业危害因素,明确职业病防护用品的配置标准、种类、规格和型号、发放标准及使用情况的检查与考核,参与职业病防护用品的验收。3。3采购部负责职业病防护用品的采购、验收、保管、发放。3。4各部门、单位负责建立“员工职业病防护用品发放登记表"等相关台账记录,进行相应表格填写及存档,指导和督促本单位员工职业病防护用品的正确配带和使用。4管理内容和方法4.1职业病防护用品的采购职业病防护用品的采购必须执行国家有关规定,采购的产品必须具备“三证”(即:安全劳动保护用品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安全鉴定证),不得采购和使用无安全标志的特种劳动防护用品,不得购买不符合要求的防护用品。4。2职业病防护用品的验收4。2。1职业病防护用品到货后,由行政办公室和安全技术部共同按照职业病防护用品的技术要求进行验收。4。2.2职业病防护用品验收时除检查其外观质量外,同时还应检查相关的技术检验报告及防护用品的“三证”(即: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安全鉴定证),确保职业病防护用品的使用可靠性.4。3职业病防护用品的保管4。3.1仓库负责未发放职业病防护用品的保管,各使用单位负责放置在本部门、单位的公用职业病防护用品的保管,员工负责发放给本人的职业病防护用品的保管。各保管人员必须按照职业病防护用品技术说明书的要求和特性要求妥善保管,避免因潮湿、高温等因素造成职业病防护用品变形、失效.4。4职业病防护用品的发放职业病防护用品按照《职业病防护用品配置标准》的发放周期进行领用发放。4。4.2职业病防护用品的发放,应建立“职业病防护用品发放登记台账”。4。4。3员工因工作岗位变动时,应按照新岗位的配置标准重新发放。4。5职业病防护用品的使用4。5.1各部门、单位应定期对员工进行职业病防护用品的正确佩戴和使用进行教育培训,确保员工正确佩戴、使用各类职业病防护用品.4。5.2各部门、单位负责人应监督和指导员工正确使用职业病防护用品,针对不同的劳动、作业环境佩戴相应的职业病防护用品,以切实保护员工的健康。4。5。3员工在可能接触的职业危害因素的作业场所和作业过程中,必须按照职业病防护用品使用规则,正确佩戴和使用职业病防护用品.未按规定佩戴和使用职业病防护用品的,不得上岗作业。4。5.4职业病防护用品使用后,按要求进行清洁、维护和检查,以备下次使用.4。6职业病防护用品的报废4。6。1各部门、单位及员工应关注各类职业病防护用品的有效使用期限,不能起到有效防护作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应及时更换;禁止使用过期和报废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出现失效、过期或破损的,应及时报安全技术部作报废处理.4。6。2对国家规定应进行定期强检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应按有效防护功能最低指标和有效使用期的要求,实行强制定检。检测合格方可继续使用,不合格的做报废处理。职业病管理制度建立有效的职业卫生组织机构。组织机构职责。1。全面掌握公司职业卫生总体情况,包括企业概况,生产工艺流程,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职业病防护设备情况,个体防护用品配备情况,日常监测及职工体检情况等。2.组织和协助有关部门制定或修订职业卫生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制定本单位的年度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并督促有关部门切实按计划执行。3。组织职业卫生宣传、教育、培训、考核.4.定期进行现场职业卫生二、组织机构各部门职责:1.职业卫生岗位责任制职业卫生管理部门:负责职业卫生日常组织、管理、监督工作.负责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和职业危害申报工作,制定本单位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开展日常职业卫生检查和职业卫生培训工作,建立职业卫生档案,负责作业场所检测和职业健康监护工作,组织职业病危害事故的调查处理。管理人员职责:车间:负责作业现场文明生产,督促职工遵守操作规程、正确配备防护用品,开展作业环境治理。设备管理部门:具体负责生产设备和职业病防护设施的日常管理,保证设备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