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背景资料第一节国家调节宏观经济的必要性一、生产社会化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客观需要二、推动市场经济良性发展的需要三、实现经济发展战略的需要四、经济体制调整的需要第二节国家调节宏观经济的方式和目标一、国家调节宏观经济的方式二、国家调节宏观经济的目标体系三、社会总供求均衡目标的调节第三节宏观经济调节的政策和手段一、宏观经济调节的政策体系二、宏观经济调节的手段二、宏观经济调节的手段货币政策:央行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强宏观审慎管理,着力提高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根据形势变化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今年第一季度,受外需较为疲弱等因素影响,外汇占款投放的流动性少于上年同期。央行一方面主动调减公开市场对冲操作量,通过央票等工具到期和逆回购等方式形成向市场净投放为主的格局;另一方面适当发挥存款准备金工具的流动性调节作用,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处于适度水平。财政政策:财政部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财政支出方面:教育:实现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4%的目标;医疗: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年人均240元;社保:实现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安居:大力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财政收入方面:完善结构性减税的路线图,降进口关税、扶小微企业、“营改增”扩围、资源税消费税改革四举措成为明年政策的重点。案例内容:1929年10月24日,纽约证券交易所股票价格雪崩似地跌落,人们歇斯底里地甩卖股票,整个交易所大厅里回荡着绝望的叫喊声。这一天成为可怕的“黑色星期四”(BlackThursday),并触发了美国经济危机。随即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形成了前所未有的、持续最久的世界经济大危机。1933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40%,各国工业产量倒退到19世纪末的水平,资本主义世界贸易总额减少2/3,美、德、法、英共有29万家企业破产。资本主义世界失业工人达到3000多万,美国失业人口1700多万,几百万小农破产,无业人口颠沛流离。这次危机被称为“大萧条”。案例内容:大萧条后,美国新上任的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实行了以国家干预经济为核心的一系列政策措施,被称为“罗斯福新政”。大萧条彻底暴露了市场机制自发调节的缺陷,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倡导国家干预经济,摒弃自由市场经济理论,并提出国家调节社会总需求的政策主张。此后西方各国走上了国家干预的道路,直到19世纪70年代。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政府首先对金融机构进行直接注资,规模是空前的,如美国最大的前10家银行就有9家被救助;包括核销不良资产;包括接管金融机构和国有化,整个市场救助资金达数万亿美元。其次政府出台大规模的经济刺激计划,包括减息,如美国从5.25%降到0-0.25%,英国从5%降到1.25%;包括减税;包括向市场投入流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