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课:手拉手好朋友教案及反思(共5则范文).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1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展示课:手拉手好朋友教案及反思(共5则范文).docx

展示课:手拉手好朋友教案及反思(共5则范文).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8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展示课:手拉手好朋友教案及反思(共5则范文)第一篇:展示课:手拉手好朋友教案及反思(共)课题:16.手拉手好朋友课型:造型表现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能画出好朋友手拉手在一起玩的情景。2、能留心观察生活画面,训练形象记忆组合。3、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团结友爱、和谐互助的精神。教学重点:如何调动学生对生活影像的形象记忆和思维。教学难点:能画出不同角度拉手的人物动态。教学准备:课前组织学生以“手拉手好朋友”为主题的游戏活动。教学过程:一、情景感知1、播放歌曲《找朋友》并谈话:今天咱们来玩一个找朋友的游戏,看看谁是秦老师的好朋友。2、伴随音乐做“火车钻山洞”的游戏。板书课题:手拉手好朋友二、画法探究1、教师出示游戏的情景照片,引导学生回忆。师:观察小朋友们的手是怎样拉在一起的?你能和旁边的小朋友拉拉手吗?(学生两人或四人小组进行拉手活动。)从学生中选出几组上台表演。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动态。小结:手拉手,一起走,同游戏,好朋友。2、示范画拉手动作。师:刚才我们用了很多种形式手拉手,那怎么把这些拉手动作画下来呢?请看老师怎么做。(用油画棒把人物的各部分画好,画手时请一名学生上台帮忙:手怎么拉在一起?)3、出示几个不同方向的人物身体,师生共同比较分析,学生上台添画手臂。4、课件出示马蒂斯作品《舞蹈》对比观察。5、欣赏小朋友的画。三、自主创作1、出示活动要求。2、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四、评价小结1、自评:说说你画里的故事。2、学生互评。五、拓展延伸1、欣赏大师的画。2、合唱《手拉手》下课。板书设计:16.手拉手好朋友手拉手好朋友教学反思秦敏《手拉手,好朋友》这是一年级上册属于“设计.应用”领域的一堂美术课。课的一开始我以找朋友的游戏导入,让学生在一阵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开始内容的学习。导入课题后我出示各种游戏图片,帮助学生回忆并亲身体验各种拉手方式,让学生在“动中学”。这一环节的设置主要是为了体现新课程中提倡的“自主、探究”的学习理念。这一环节的设置也主要是为了体现新课程中“自主学习”的理念,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发现问题的关键。这一环节设计思路我想应该是正确的,但在实际的课堂中特别要把握好当时的课堂纪律,因为是学生在上面示范制作并讲解,难免声音会比较轻,当时的课堂中就存在这样的问题,这和一年级的学生比较好动有关,当然更多的我想是我自己在课堂上没有更有效地强调纪律也有关。只顾及到了一部分学生,而没有顾及全部学生。我想这是在以后的课堂中需要我特别注意的。在拓展制作部分我让学生欣赏了一些图片,这样有助于拓展学生的思路。最后学生的作业也较为丰富多彩。总的说来,这是一节还算比较顺利的课。这一课,让我经历一次比较完整的准备及上课过程,希望以后自己能做到每一次都能比上一次进步一点。第二篇:《手拉手好朋友》参考教案《手拉手好朋友》参考教案学生分析:一年级的小朋友天真可爱,他们会以自己的方式挑战每一位授课的老师,没有生动的教学是无法把他们吸引过来,没有有效的调控是难以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要想孩子们对整堂课保持持续的兴趣和热情,在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要考虑采用孩子们喜欢的形式。而孩子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又是无穷的,但需教师的正确启发和引导。同时也应看到一年级学生观察能力较弱,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他们在观察的过程中解决问题在本课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教学目标:1、认知:感知人物的特征,能大胆地用绘画的形式表现。2、能力:培养观察能力。3、情感:通过画自己的好朋友,增进同学间的了解,培养朋友间的友谊。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用绘画的形式表现自己的好朋友。教学难点:抓住同学的头形、五官、发式、表情等的共性和个性特征。师生课前准备:课件、实物投影仪、多媒体等。学生课后活动:1、以“我们的故事”为题画画与好朋友之间的事情。2、你自己的家人画下来介绍你的新朋友。教学评价:1、是否对美术课感兴趣。2、是否大胆的表现自己的好朋友。3、是否积极参与本课的游戏活动。4、能否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想法和对他人、自己作品的意见。5、能否在活动结束时自己收拾整理工具材料。教学流程:一、组织教学/4引导学生集中注意力,准备教学。☆本教学环节重难点:有一个好的开始等于成功了一半,引导学生集中注意力。☆本教学环节评价:能否集中注意力,全身心投入课堂。二、体验性实践1、教师导言:同学们,大家都是一年级小学生,在学校里学习好多好多的本领,大家高兴吗?今天,我是同学们的老师。现在互相认识一下,请同学们起立,下面我做一个自我介绍,我要看看在自我介绍以后,你有什么表现,会有什么反应?我姓王,我是王老师,也是大家的大朋友。(看到小朋友的礼貌表现及时表扬。)2、展示课题,引导学生观察,感受人物的脸部特征。(1)找特点:男女、脸型、发式、五官特征、神态、动作等不同。(2)在解决怎样整体观察这个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