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实验学校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苏教版.doc
上传人:石头****海海 上传时间:2024-09-0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90KB 金币: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实验学校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苏教版.doc

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实验学校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苏教版.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PAGEPAGE9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作业检查试卷七年级语文一、积累与运用(26分)1.请将以下文段用规范的汉字写在方格中。(5分)唐诗咏竹诗句中,读来最亲切者,莫如刘长卿《晚春归山居题窗前竹》中两句:“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荫待我归。”2.音汉互写(4分)quán释bì益bān驳míng刻雕镂嶙峋腼腆谆谆教导3.解释以下句中的加点字(3分)(1)先自度其足度:(2)而置之其坐坐:(3)而忘操之操:(4)遽契其舟契:(5)及反及:(6)不亦惑乎惑:4.诗文名句默写(8分)(1)潮平两岸阔,。(2)乡书何处达,。(3),铜雀春深锁二乔。(4)松间沙路净无泥,。(5)曰:“宁信度,。”(6)舟止,。(7)浸透了奋斗的泪泉,。(8)淡白的花儿,和青年说:“!”5.以下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学习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所以必然要注重平时的积累。B.文章完成后要反复咀嚼,字斟句酌,做到锱铢必较,这样才能写出优秀的作品。C.美国研讨人员的最新研讨结果告诉我们:“甜饮料和死亡挂钩”并不是耸人听闻。D.一到双休日,步行街上就熙来攘往,一片繁荣景象。6.以下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经过开展“印象南菁”等活动,使同学们加深了对菁园的认识。B.能否把空气中的微粒物资清除掉,是成功管理雾霾的关键。C.那些成绩优秀的同学,大多擅长及时解决和发现学习中存在的成绩。D.翻开诗人卷著,我们处处看得雨景,听得雨声,品得雨味。7.对《草房子》相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桑桑和杜小康在草垛边骑车,两人饿了就决定烤红薯吃,可是没想到草垛烧了起来,最初杜小康先承认是本人玩火的。B.春节文艺汇演,油麻地小学演《屠桥》,纸月扮演十八岁的姑娘,杜小康扮演新四军队长。最初柳三下扮演伪军连长,可是他不愿剃光头,后来秃鹤自动向蒋一轮要求试一试,毕竟成功扮演了伪军连长,得到了大家的肯定。C.书中有个热爱土地的秦大奶奶,她有两次落退学校边上的河水里,第一次是由于抢救油麻地小学的一只南瓜,第二次是由于救落水的乔乔。D.桑桑是个喜欢“异想天开或者做出一些出人预料的古怪行为”的孩子,他为了让本人养的鸽子有个像样的家,就把家里用的碗柜改制成一所鸽舍;他看到渔船上的人用网捕鱼,就把家里的蚊帐剪开做成一张渔网,还真捕到了鱼;他在夏天里想到城里卖冰棍的人总将冰棍裹在棉套里,就突发奇想地在大热天里穿上棉衣棉裤。二、浏览与理解(29分)(一)(10分)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①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②百兽,今子食我,是逆③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④,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注】①子:你;②长:做……的领袖,掌管;③逆:违犯;④然:对的,正确的。8.解释以下加点字(4分)(1)天帝使我长百兽(2)是逆天帝命也(3)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4)故遂与之行9.翻译句子(4分)(1)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译文:(2)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译文:10.你从这个寓言中获得了甚么启示?(2分)(二)(4分)①先生时期的生活乐趣,很大程度来自读书。书,给我以广阔的天地,而其中编织我童年美丽的生活花环的,竟是一本让人看不上眼的石印本《千家诗》。②祖国的大地山川气象万千,家乡的山山水水也美丽非凡。一年当中,风光流转,阴晴雨雪,丽日蓝天,风云变幻,真是美不胜收。《千家诗》中很大部分诗歌歌咏祖国风物,按春夏秋冬时序编排,打开书往下念,四季风光就活生生地展如今眼前:a“姹紫嫣红总是春”,“春城无处不飞花”;b“绿树阴浓夏日长”,“五月榴花照眼明”;c“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d“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吟诵这些诗句,春花秋月,夏云冬雪,一年四季都沉醉在诗的意境当中。诗句中丰富的颜色给生活涂上了绚丽的颜色:“红紫芳菲”,“橙黄橘绿”,“黄鹂鸣翠柳”,“白鹭上青天”,令人眼花缭乱,心旷神怡。脑海里常常浮现五彩纷呈的世界,沉浸在美的享用中,生活情趣浓浓郁郁。11.第①段概述了,引出了对读《千家诗》的美好回忆。(2分)12.第②段中划线的周围诗句能否互换按次?为甚么?。(2分)(三)(15分)捡来的手机周广华①漫步的时分,我在地上发现一部手机。没等我反应过来,儿子曾经蹦过去一把捡起来。是款簇新的黑色手机,很漂亮。周围看看,还真不好说是谁丢的,决定等失主自已打电话过来。②看着捡来的手机,儿子问:“要是没有人打电话联系呢?”我仿佛猜到他的心思,给了他三条建议:第一,经过存在手机里的电话号码寻觅失主。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