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目光倾听教学设计精选.docx
上传人:萌运****魔王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5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用目光倾听教学设计精选.docx

用目光倾听教学设计_2.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用目光倾听教学设计用目光倾听教学设计(通用7篇)用目光倾听教学设计篇1第四单元真诚本单元以“真诚”为主题编排了三篇主体课文,一篇拓展阅读课文。其中,《用目光倾听》是一首儿童诗,讲了与人交流要真诚的道理;《信任》写自己和丈夫到一个无人看守的果园采摘桃子的经历,赞扬了相互信任的美德;《修鞋姑娘》赞扬了修鞋姑娘美好的心灵;《九色鹿》鞭挞了忘恩负义、言而无信的行为。用目光倾听教学目标:1、理解诗歌内容,明确作者写作目的:与人交往要真诚。2、体会诗歌在表达上的方法。1、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积累语言。2、培养学生与人真诚交流的习惯。教学重难点:体会作者怎样紧扣题目,节节深入表达主题;理解“用目光倾听”的含义。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并对课题质疑。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诗句读流利。2、指名读检查学生朗读情况。3、说说这首诗主要写了些什么。三、再读课文,理解诗意1、学生细读课文,说说每节诗的意思。2、指名汇报,教师小结。第一小节:用妈妈的话阐明“用目光倾听”是什么意思。第二小节:与别人交流为什么要“用目光倾听”。第三小节:进一步说明目光的重要性。第四小节:讲妈妈的话对我的意义:教会我生活。四、精读课文,品味语言1、学生自读课文,找出文中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细细品读,体会诗句平实无华的语言中所蕴含的道理。如“听别人说话是一种交流,交流最需要的是真诚。”“真诚的目光胜过千言万语,目光传送的是温暖的春天。”等。2、说说自己对“用目光倾听”的理解。五、感情朗读,升华情感引导学生多种形式感情朗读这首诗,在读中体会作者情感,升华自己的情感。六、积累语言抄写自己喜欢的诗句,并背诵。用目光倾听教学设计篇2教学目标1、朗读诗歌,体会诗歌蕴含的意思。2、朗读诗歌,谈谈对“用目光倾听”的理解3.引导学生懂得与人交往一定要真诚。课前准备教师:网络查询“金波”的有关资料学生:将诗歌读熟,查找理解“伴随、真诚、倾听、灿烂、千言万语、传送、照耀”7个词语;查找“金波”的相关资料。板书设计用目光倾听听别人说话,你要望着对方。用真诚的心去倾听与人交往要真诚。教学活动设计一、理解课题、认识作者今天我们来学习第四单元第一篇课文,齐读课题。谁能简介一下作者——金波?金波,1935年7月生于北京。大学时代开始文学创作。出版过诗集《回声》、《绿色的太阳》、《我的雪人》、《在我和你之间》、《林中月夜》、《风中的树》、《带雨的花》、《我们去看海——金波儿童十四行诗》等十余部;童话集《小树叶童话》、《金海螺小屋》、《苹果小人儿的奇遇》、《眼睛树》等多部;此外还出版有散文集《等待好朋友》、《等你敲门》、《感谢往事》。多篇作品被收入中小学语文和音乐课本。作品曾多次获得国家图书奖、“五个一工程”奖、中国作家协会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宋庆龄儿童文学奖、冰心图书奖等。1992年获国际安徒生奖提名。你是怎样理解这个题目的?(对题目的理解为下面的学习作铺垫。对作者的了解可以让学生认识一位儿童诗歌的作者,可以更多的阅读他的作品。)二、理解诗歌,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1、请你读读诗歌,诗歌主要讲了什么内容?2、妈妈对你说的最平常的话是什么?3、板书:听别人说话,你要望着对方?这句话平常吗?都有谁说过这样的话?为什么要在别人说话的时候看着对方呢?请你读读第二、三小节?把相关语句画出来。(学生总结“用目光来说话”。第一个小节实质上是个总起的段,后面的两小节是解释说明第一小节的。)4、你想用什么语气来读这三小节?你最想读哪几句诗句?(指导学生美读,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体会诗歌的感情所在。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语句读,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喜爱之情)5、我们一齐来读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谈谈你对这句诗句的理解。(对最后的诗句理解学生自然而然的就能理解“用目光倾听”的意思。)6、小组讨论:说说对“用目光倾听”的理解。三、再读诗歌,体会诗歌感情请你再来读读诗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提升学生对诗歌的理解)背诵诗歌1、指名背诵2、男女生比赛背诵3、小组背诵教学反思:《用目光倾听》是第四单元《真诚》这一单元的第一课,它是一首儿童诗歌,通过妈妈的目光展现出妈妈对孩子的关爱,妈妈的教导对孩子成长的作用,表现出母爱的伟大。同时也用朴实的语言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与人交往要真诚。本节课我主要是这样来设计教学的:理解课题、认识作者(通过对题目的理解为下面的学习作铺垫。对作者的了解可以让学生认识一位儿童诗歌的作者,可以更多的阅读他的作品。);理解诗歌,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再读诗歌,体会诗歌感情。(提升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为了帮助学生积累语言,所以让学生背。通过各种形式的背诵激发学生背诵的积极性,加深学生的记忆。)学生对母亲是非常熟悉的,所以我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读诗歌来理解、体会诗歌中所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