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二历史课件 岳麓版选修1 第16课 综合探究:中、日近代改革比较.ppt
上传人:俊凤****bb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484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13高二历史课件 岳麓版选修1 第16课 综合探究:中、日近代改革比较.ppt

2013高二历史课件岳麓版选修1第16课综合探究:中、日近代改革比较.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0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综合探究:中日近代改革比较中国: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日本:明治维新活动一:温故活动一:温故活动二:比较一﹑明治维新和洋务运动的比较阅读教材,材料一、二反映出中日在改革过程中有哪些不同?中国:只注重学习西方的军事、铁路、电信等先进技术方面,而且是迫不得已,极为被动,在制度、文化上仍然因循守旧。日本:则全面向西方学习,不仅学习先进技术,而且也学习西方的制度、文化、生活方式,态度积极主动,同时主张适时而变。项目中国:只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未引进先进的思想和政治制度。日本:不但学习西方的先进科技,还积极学习西方先进的社会制度。甲午战争时中日部分指标比较失败原因分析结论:二﹑明治维新和戊戌变法的比较历史仿佛对中国过于残酷,而对日本过于恩宠。当日本经过了明治维新运动,摆脱了殖民化命运的枷锁,走向资本主义进而成为近代列强中的一个时,中国却在戊戌变法之后,进一步陷入半殖民地的深渊,成为帝国主义列强蚕食、瓜分的对象。人们常常会感到困惑,为什么出现这样一种“同途”而“殊归”情况呢?国际环境国内环境思想文化领导力量改革途径改革措施不同点没有改变落后的封建制度是戊戌变法与明治维新最大的不同活动三:情境创设中日两国近代发展的比较课后作业:撰写小论文《中日近代改革比较之我见》。西报有论者曰:日本非与中国战,实与李鸿章一人战耳,其言虽稍过,然亦近之。不见乎各省大吏,徒知画疆自守,视此事若专为直隶满洲之私事者然,其有筹一饷出一旅以相急难者乎?即有之,亦空言而已。乃至最可笑者,刘公岛降舰之役,当事者致书日军,求放还广丙一舰,书中谓此舰系属广东,此次战役,与广东无涉云云。各国闻者,莫不笑之,而不知此语实代表各省疆臣之思想者也。若是乎,日本果真与李鸿章一人战也。——梁启超论甲午战争说明:国难当头,慈禧做“万寿盛典”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二:康有为等人想以日本明治维新的要义为蓝图,在中国推行变法。但是没有认识到日本与中国的国情不同,所处的国际环境不同等许多特点,而是机械地照搬日本的经验,只是从形式上学习,并没有掌握明治维新的真正“要义”。——《成败得失——戊戌维新与明治维新的比较》⑴推翻了幕府的统治,建立了以天皇为首的新政府⑵特点:向西方学习规模大,领域广;学习西方不是照搬照抄,全盘西化;而是结合日本国情,有选择地、有侧重地学习、借鉴。⑶国情:中国清政权顽固势力的强大,而日本则推翻了幕府统治;在日本改革派的势力强大,而中国的维新派依靠清政府无实权的皇帝,自身力量非常弱小;国际环境:明治维新时西方列强刚踏上日本领土,势力较小,而戊戌维新时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其他言之有理也可)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