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0万吨年重油催化裂化装置烟气污染物治理及余热锅炉节能技术改造项目环境影响分析报告书简本.doc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2.2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80万吨年重油催化裂化装置烟气污染物治理及余热锅炉节能技术改造项目环境影响分析报告书简本.doc

280万吨年重油催化裂化装置烟气污染物治理及余热锅炉节能技术改造项目环境影响分析报告书简本.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9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国石化海南炼油化工有限公司280万吨/年重油催化裂化装置烟气污染物治理及余热锅炉节能技术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建设单位:中国石化海南炼油化工有限公司编制单位:中石化宁波工程有限公司海口市环境科学研究院编制时间:二○一三年七月海南炼化280万吨/年重油催化裂化装置烟气污染物治理及余热锅炉节能技术改造项目PAGE\*MERGEFORMAT9建设项目概况建设项目的地点及相关背景建设项目地点海南炼化地处洋浦经济开发区的南部,北临金海浆纸厂。本项目在现有重油催化裂化装置界区内,其北侧为聚丙烯装置,东侧为催化原料预处理装置,南侧为罐区,西侧为MTBE装置。项目所在地建设背景随着政府各级环保监管部门对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监管力度的加大,如《石油炼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征求意见稿)中催化裂化装置SO2最高允许排放浓度限值为400mg/Nm3、允许烟尘排放浓度限值为50mg/Nm3、NOX最高允许排放浓度限值为200mg/Nm3(自2014年7月1日执行),根据海南炼化280万吨/年催化裂化装置现有排污情况,势必满足不了新标准要求。同时,根据国家现行的排污收费政策,即多因子收费、总量收费,现在SO2为1.26元/kg、NOX为0.6元/kg,按此计算,仅海南炼化重油催化裂化装置烟气排污费无疑已是一笔不小的环保支出。另外,由于积灰等原因,现有重油催化裂化装置余热锅炉热传递效率较低,出烟温度较高,热量损失较大。为此,海南炼化决定实施“280万吨/年重油催化裂化装置烟气污染物治理及余热锅炉节能技术改造项目”。工程概况建设内容本项目包括余热锅炉改造单元、脱硝单元、除尘脱硫单元、脱硫废水处理单元及相关公用工程等,可配套处理280万吨/年重油催化裂化装置的烟气。项目总平面布置本项目脱硝模块置于烟气出口处,自东向西依次布置综合塔和脱硫废水处理设施,该布置利于缩短输送距离,布置紧凑,详见下图:公用工程给排水水源:以城市给水管网作为水源。=1\*GB3①生活给水方式:商铺和会所用水、住宅一至三层的生活用水由城市自来水水压直接供水,住宅四层至顶层生活用水由采用变频供水系统二级供水(二级供水采用变频供水系统,减少水质二次污染)。=2\*GB3②室外消防:室外消防采用低压制供水,由市政给水管网直接供水,并与市政消火栓相连接。管网成环形布置,管道上每隔120米设一个DN150地上式消火栓。供汽本项目新增1.0MPa蒸汽用量0.3t/h,由海南炼化现有1.0MPa蒸汽管网供给。供电本项目新增用电负荷809万kw·h,就近由厂区现有变电所新增开关柜放射式供电。项目用地和周边环境概况(1)用地现状本项目建设在现有重油催化裂化装置界区空地上,不新征用地。(2)周边环境概况本项目评价区内,大气环境执行二级标准,海域环境执行四类标准,声环境执行3类标准,周边的敏感点及其特征见下表:编号名称方位距离(m)户数人口(人)1长地村S1156452152社兰N2934923953岭上N22561044674公堂上N2289924115公堂下N34171738746新基N407014677500亩安置区NE32681287688洋浦花园小区E3039120030009笔坡村SE146115672710西井村SEE29018725911邱黄村SE25444515612银盏村S18463610913夏兰S263716054014洋浦村SE482115春扬新村S4562430145016三都镇NE36825092256建设周期和投资项目总投资及建设周期:项目总投资为18634万元人民币。建设周期为12个月。项目选址合理性分析与国家产业政策的相符性分析海南炼化280万吨/年重油催化裂化装置烟气污染物治理及余热锅炉技能技术改造项目为“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综合利用”中的““三废”综合利用及治理工程”,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中的鼓励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规划符合性分析与《海南省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相容性分析该规划指出:实施“大企业进入、大项目带动、高科技支撑”产业发展战略,充分利用现有产业基础、港口条件和重点工业园区及开发区,发挥海南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后发优势,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集中布局、集约发展新型工业。完善基础设施和强化优惠政策配置,增强工业园区产业集聚、配套能力。充分发挥我省建筑业等传统产业优势的同时,重点培育油气化工、浆纸及纸制品、汽车和装备制造、矿产资源加工、新材料和新能源、制药、电子信息、食品和热带农产品加工八大支柱产业。到2015年,力争培育十家成长性好、带动力强、产值超百亿元的本土企业。本项目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