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星星之火1.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9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第12课 星星之火1.doc

第12课星星之火1.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12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导学案班级姓名【课程目标】知道南昌起义,讲述朱德、毛泽东井冈山会师的故事,了解中共创建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跟据地的意义。【自主学习】充分准备(基础知识巩固,找出重要时间、事件等基本要素并牢固记忆)1.___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人,率领革命军在南昌举行武装起义。2.________________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3.________年9月,___________在湘赣边界,领导工农革命军,举行秋收起义。4.中国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全国最大的一块根据地。5._______年4月,南昌起义的队伍和湖南的农民武装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两军会师后。改编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全军约一万人,由__________任军长、__________任党代表。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队伍。7、南昌起义、秋收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的开始。【课堂探究】(小组合作、探究、交流)“讲起八一历史长,南昌打响第一枪,工人士兵齐暴动,红军战士最光荣。朱德率领队伍走,进军湘南改红军。秋收暴动毛泽东,闹得湘东满地红。井冈山上朱毛合,创建四军建奇功。”请回答:(1).“八一”历史至2007年有多长?“南昌打响第一枪”是指什么?(2).此材料涉及到那几个历史事件?(3).材料中的“四军”是指哪支部队?“朱毛合”而“建四军”有什么奇功?【.当堂达标】1.199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军委主席江泽民为某纪念馆题词“军旗升起的地方”,你认为该纪念馆应该在()A.北京B.武汉C.南京D.南昌2.南昌起义前夕,朱德设鸿门宴宴请军官教育团的团长、公安局的头头吃饭,将他们调离了自己的队伍。起义开始后,他们的队伍很快就被起义军消灭了。这是朱德成功运用古代兵法的一个典范,你知道他用的是()A.调虎离山B.釜底抽薪C.围魏救赵D.明修栈道,暗渡陈仓3.1927年,毛泽东在一首诗词里这样写道:“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这首词所描述的历史事件是()A.南昌起义B.井冈山会师C.秋收起义D.广州起义4.毛泽东在总结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惨痛教训时,强调“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毛泽东强调的是()A.武装斗争B.土地问题C.农民问题D.建立农村革命根军地5.毛泽东说:“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并没有被吓倒、被征服、被杀绝。他们从地下爬起来,揩干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首,他们又继续战斗了。”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场武装斗争是()A.南昌起义B.秋收起义C.北伐战争D.广州起义6.大革命失败后,富有创新精神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按历史发展顺序排列与此相关的时间,其中正确的是()①南昌起义②秋收起义③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④井冈山会师A.①③②④B.②①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②7.我们的军队诞生在白色恐怖血雨腥风之中,又经历了长征、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战斗洗礼,今天他们又奋战在汶川抗震救灾的第一线。我们的人民军队诞生于()A.武昌起义B.广州起义C.“八一”南昌起义D.秋收起义8.首先举起右图所示的军旗,是在()A.南昌起义B.秋收起义C.八七会议D.井冈山会师9.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指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里的“星星之火”是指()A.陕甘根据地B.井冈山根据地C.左右江根据地D.中央根据地10.小明为井冈山市“红色旅游推介会”撰写宣传语,你认为最合适的是()A.五四运动的发源地B.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C.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总后方D.改革开放的窗口11.王老师在一次历史课上说:我爷爷就是1928年冬天在井冈山入伍的。请你指出他爷爷当年参加的是()A.新四军B.中国工农红军C.八路军D.中国人民解放军12、材料题材料一:他们曾一度攻占了一些城镇,由于城市的敌人势力较强大,受到严重损失,决定放弃攻取长沙的计划,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材料二:红米饭南瓜汤秋茄子,味好香餐餐吃得精打光。干稻草来软又黄,金丝被儿盖身上,不怕北风和大雪,暖暖和和入梦乡。回答:(1)从材料一看,为什么要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2)材料二中体现了一种什么精神?这种精神在今天有什么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