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绘画流派“扬州八怪”的历史简介绘画流派“扬州八怪”为何称其为“怪”?年轻时性情直爽、聪明睿智的郑板桥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扬州府属兴化人,康熙秀才(十九岁)、雍正举人(四十岁)、乾隆进士(四十四岁)郑燮49岁才出任山东范县、五年后调任潍县的知县(即七品县官),历时12年。在任期间,他对百姓关怀备至,有一年山东遭受严重自然灾荒,“十日卖一儿,五日卖一妇”的饥馑情景,他据理为民请命,力争赈济,并在潍县开仓捐廉,救济灾民,深得百姓的感戴。他擅自开仓赈济,以及施政措施,得罪上司,遭到土豪劣绅的不满,他们便串通一气诬告其借救灾之机贪污舞弊。郑板桥得人心,一在官品,二在画品。在他离职时,只有三条毛驴,一是他自己乘坐,二是驮他的书籍、阮琴,另是他仆人乘的。可渭“两袖清风”、“一官归去来”。郑板桥名诗从汉魏碑碣入手自创“六分半书”时称“板桥体”这种书体别致,非隶非楷,隶多于楷,隶楷融合郑板桥草书章法很别致,疏密相间,正斜相揖错落有致,主次有别,后人称之为“乱石铺街”,大大小小,歪歪倒倒忽长忽扁,或疏或密,随笔挥洒,苍劲古拙。板桥书法放眼望去,如乱石铺街,似满天星斗,墨象斑驳,跌宕奇诡,一派冷峭骏跋、嬉笑怒骂而又自然天成的浪漫意趣板桥绘画“未画之先,不立一格,既画之后不留一格”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你知道郑板桥“难得糊涂”的来历吗?“难得糊涂”可能有两种含意:一方面似有鉴於官场中的糊涂,他难得那种糊涂,只有及早抽身。另一方面当系看透世态,为免多惹烦恼,不妨糊涂一点。郑板桥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