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我爱故乡的杨梅》原创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增梅****主啊 上传时间:2024-09-0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3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小学语文《我爱故乡的杨梅》原创教学设计.docx

小学语文《我爱故乡的杨梅》原创教学设计.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小学语文《我爱故乡的杨梅》原创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故乡杨梅的可爱。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学会11个生字并理解带有生字的新词。(2)能力目标继续培养学生概括语言及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培养学生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继续训练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情感价值观了解故乡杨梅的美,通过对杨梅的喜爱,提升学生对热故乡的热爱。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作者所写的杨梅的可爱,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抓住事物特点的观察的方法。(2)难点作者是怎样通过“可爱”来描写杨梅的特点。教学准备课文磁带,多媒体,以及各种水果图片等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出示水果图片,请学生说说自己最喜欢的水果,如果有说到杨梅,直接要导入:没有提到的话,则教师自己指出自己喜欢的水果-杨梅。并且简要介绍杨梅:杨梅的产地,在我国的江南盛产一种水果--杨梅(投影出示杨梅果图)。这是一种圆圆的小果子,遍身生着小刺,果子是紫红色的,味道又酸又甜。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就是一篇写杨梅的文章。(板书课题)一、熟悉课文,认识生字词。学生任务:认真朗读课文,朗读时,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本文的生字词:贪婪吮吸细腻嘴唇汁水豆腐等,学生不但要学会认字,还要会写。通过熟悉课文的情况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这些生字词,并且运用其中一些词语来组词造句,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字词,从而理解课文。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师:课文的第几自然段是描写杨梅树的,第几自然段是描写杨梅的果实的?生:第二自然段是描写杨梅树的,第四、五、六自然段是描写杨梅的果实的。三、再读课文,理清条理。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描写杨梅的?按杨梅的各个方面来描写的。根据这样的顺序可以将课文分成哪几个部分?1//2//3456四、再次品读课文,归纳段落大意。(重点讲4、5、6)1.讲读第一自然段(1)指名读,思考:这段的主要意思是什么?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第一自然段只有一句话,开门见山地点出我的故乡所在地及我爱故乡的杨梅,在全文起强调、突出的作用)。在讲述作者“我爱故乡”、“我爱杨梅”和“我爱故乡的杨梅”,写出作者对故乡的热爱,通过作者对故乡的热爱,引申到学生自己对故乡的热爱,并且要激发学生的热爱故乡之情。2.自学课文第二自然段出示自学提示,指名读。(1)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2)故乡的杨梅树是什么样子的?从文中勾画出有关的语句并理解。3.指名读第三自然段,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什么?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这一段写出了杨梅的结果时间,在全文中起到了桥梁的连接作用。)4.自学课文四至六自然段(重点、难点)出示自学提示:课文是怎样把杨梅果的形状、颜色、味道等特点具体描写出来的?课文第一自然段主要说作者的故乡在哪,也间接告诉我们杨梅的故乡在江南。第二自然段主要描写杨梅树。在修辞手法上,这里描写杨梅树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比喻的手法更加形象的突出雨中的杨梅树的美。第四自然段主要写杨梅的形状,这段把杨梅和桂圆做对比,生动形象地说明杨梅的圆是有独自特色的,浑身有小刺的。第五自然段主要写杨梅的颜色。主要写了杨梅从结果到成熟的各个阶段的颜色变化:浅红--深红--变黑。从这个颜色的变化过程来看,从视觉的角度突出杨梅的颜色不是一直一尘不变的'。第六自然段主要写杨梅的味道,又酸又甜。本段是从味觉的方面来描写杨梅果实的,作者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来告诉读者,杨梅的味道是又酸又甜的,不是其他别的什么味道。总结,课文的中心句可以概括成:杨梅的形状、颜色、味道惹人喜爱。五、学习课文中的习作方法,仿写自己喜欢的水果。从课文中提取描写杨梅颜色变化的句子,我们大家一起来仿写一下我们家乡的橘子是怎么样的?杨梅:如:杨梅先是淡红的,随后变成深红,最后几乎变成黑的了。用这句话来描写杨梅从结果到成熟过程中的颜色变化(出示变化图片)。橘子:先绿色--黄中有绿--金黄色……(出示橘子从结果到成熟过程的颜色变化图片,使学生更加直观的观察,便于仿写)总结:描写事物的关键首先要留心观察事物。课后作业1、仿写故乡的橘子2、背诵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