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语文初三上学期2025年自测试卷及答案指导.docx
上传人:豆柴****作者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9KB 金币:9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云南省语文初三上学期2025年自测试卷及答案指导.docx

云南省语文初三上学期2025年自测试卷及答案指导.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9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5年云南省语文初三上学期自测试卷及答案指导一、积累与运用(本大题有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荫庇(yìn)恣睢(suī)阴晦(huì)拮据(jù)B.瑟索(sè)嗤笑(chī)汲取(xī)恐吓(hè)C.脚踝(luó)胆怯(qiè)潮汛(xùn)颧骨(quán)D.恍惚(huǎng)褴褛(lǚ)拮据(jū)抽噎(yē)答案:D.恍惚(huǎng)褴褛(lǚ)拮据(jū)抽噎(yē)解析:选项A中的“拮据”应读作“jiéjū”,不是“jù”;选项B中的“汲取”应读作“jíqǔ”,不是“xī”;选项C中的“脚踝”应读作“jiǎohuái”,不是“luó”。只有选项D中的所有字词读音都是正确的。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孔乙己》中描述孔乙己出场时有这样一段文字:“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这段文字通过外貌描写揭示了孔乙己怎样的性格特点?A.孔乙己是一个邋遢、不修边幅的人。B.孔乙己是一个贫穷、落魄而又固守旧习的人。C.孔乙己是一个生活富裕但不注重仪表的人。D.孔乙己是一个讲究仪表且爱干净的人。答案:B.孔乙己是一个贫穷、落魄而又固守旧习的人。解析:从文中对孔乙己外貌的描述可以看出,他虽然贫穷落魄,但仍然穿着象征读书人的长衫,这说明他依然坚守着自己的身份认同。他的衣服又脏又破,表明了他的生活困窘,同时也能看出他并不在意这些外在的东西,更重视内在的精神世界。因此最符合文意的答案是B选项。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智能手机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B.在这次比赛中,他不仅赢得了冠军,还获得了一枚金牌。C.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应该尽量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D.经过长时间的研究,科学家们终于找到了治疗这种罕见病的有效方法。答案:A解析:A项句子结构完整,语意通顺,没有语病。B项中“不仅”和“还”后面应该都是并列的正面结果,而“赢得了冠军”和“获得了一枚金牌”是同义反复;C项中“尽量减少使用”中的“尽量”与“减少”语义重复;D项中“经过长时间的研究”中的“长时间”后面应该有“后”,即“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后”。因此,A项正确。4、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题目。“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唐·杜牧《清明》)此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答案:对偶、夸张。解析:这句诗运用了对偶和夸张的修辞手法。对偶体现在“清明时节”与“路上行人”对应,“雨纷纷”与“欲断魂”对应,结构上对称。夸张体现在“雨纷纷”和“欲断魂”这两个词语,前者通过“纷纷”形容雨势之大,后者通过“欲断魂”夸张地表达了行人因雨而感到极度的忧伤和疲惫。5、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江畔(pàn)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B.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qīngtiān)。C.朝(zhāo)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hái)。D.落霞与孤鹜(wú)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答案:A解析:选项A中的“畔”字注音为pàn,是正确的;选项B中“青天”的注音虽然正确,但此处要求单字注音,因此不符合题意;选项C中“还”的注音应为huán而不是hái,因为这里表示“返回”的意思;选项D中的“鹜”字注音为wù而非wú。因此,最符合题意的答案是A项。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开阔了眼界。B.我们班同学讨论并听取了校长关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讲话。C.为了防止不再发生类似的事故,我们必须尽快完善安全措施。D.一个人是否拥有健康的体魄,关键在于持之以恒地参加体育锻炼。答案:D解析:选项A缺少主语,“通过”和“使”不能同时使用,否则会导致句子成分残缺;选项B逻辑顺序错误,应当先听取后讨论;选项C中“防止”与“不再”连用导致句意混乱,实际上表达了要让事故发生的意思,与原意相反;选项D是一个双重否定句,但表达清晰,语法正确,并且传达了健康体魄需要持续锻炼的观点。因此正确答案是D项。7、题目: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汤之问棘也是已而舍也(舍:放弃)B.汤问棘与长林对,汤问棘(对:面对)C.诸侯恐惧,谋臣献计(谋:商量)D.谋臣献计,计将安出(计:计谋)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在文言文中,“谋”通常表示“商量”、“策划”等意思。选项C中的“谋”解释为“商量”是正确的,因此选项C中的解释错误。其他选项中的加点词解释都是正确的。二、现代文阅读(本部分有2大题,每大题12分,共24分)第一题【阅读材料】秋日的风景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