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诗文赏析之五十四《咏荆轲》.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4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陶渊明诗文赏析之五十四《咏荆轲》.doc

陶渊明诗文赏析之五十四《咏荆轲》.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陶渊明诗文赏析之五十四《咏荆轲》陶渊明诗文赏析之五十四《咏荆轲》咏荆轲燕丹善养士,志在报强嬴。招集百夫良,岁暮得荆卿。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素骥鸣广陌,慷慨送我行。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饮饯易水上,四座列群英。渐离击悲筑,宋意唱高声。萧萧哀风逝,淡淡寒波生。商音更流涕,羽奏壮士惊。心知去不归,且有后世名。登车何时顾?飞盖入秦庭。凌历越万里,逶迤过千城。图穷事自至,豪主正怔营。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咏荆轲》是陶渊明的一首怀古伤时⒔韫偶目挠绞肥P吹?是荆轲为燕太子丹报仇的英勇壮烈事迹。先是,燕太子丹曾在秦国做人质,因秦王嬴政(即秦始皇)待他不好,逃回燕国,想召募勇士刺陶渊明诗文赏析之五十四《咏荆轲》杀秦王,荆轲被召。荆轲原为战国时齐国人,自齐徒卫,卫人谓之庆卿,到燕国后,燕人又称之为荆卿。据司马贞《史记索引》解“卿”字说:“时人尊重之号,犹如相尊美而称子也。”荆轲被召以后,受到太子的优厚礼遇和敬重,于是他带着燕国督亢地图去进献秦王,在地图中藏了一把匕首,以便借机行刺。临行时,燕太子丹和宾客都穿着白衣、戴着白帽在易水为荆轲饯行。他的友人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羽声慷慨,众皆怒发冲冠,然后荆轲登车而去,见秦王。由于他剑术不精,没有刺中秦王,反被卫士所杀。事见《史记·刺客列传》。诗人依据这个史实,经过自己想象和创造,附丽了个人浓厚的感情色彩,写成了这首千古传诵不衰的咏史诗。据王瑶先生推断,《咏荆轲》与《咏二疏》、《咏三良》“当为一时所作”,“这三诗都作于永初二年(421)以后;今暂系于宋废帝景平元年癸亥(423),本年渊明五十九岁”,是陶渊明晚年的作品。当时,正值刘裕篡夺东晋、建立新朝不久,富有正义感的诗人陶渊明,面对刘裕篡权夺位的罪恶行径,深怀义愤和不满,于是写下了这首借古抒怀的诗篇。诗中热情地描绘了荆轲刺秦王的英勇事迹,歌颂了他抗击强暴、慷慨赴义的自我牺牲精神,并对其失败深表惋惜,同时借以抒发了作者对强暴者的反抗情绪与愤懑感情。在历代的咏史诗中,如此成功的人物形象是不多见的。《咏荆轲》全诗共三十句,按照其结构顺序,可分为五个层次、三个段落。现逐层分析如下:陶渊明诗文赏析之五十四《咏荆轲》燕丹善养士,志在报强嬴。招集百夫良,岁暮得荆卿。这是第一层,写燕丹为了报仇,交代了燕丹与荆轲的关系。起首二句,直言不讳地提示出燕太子丹供养门客的目的,在于向秦王嬴政报仇。这里,“善”与“报”呼应极为紧密,“善养士”只是一种手段,“报强嬴”则是预期目的。“强嬴”,指秦国,因为秦王姓嬴。“强嬴”一词,如与篇末称嬴政为“豪主”联系起来看,似乎并无褒意。“招集”二句,写出燕太子丹为了报仇而采取招募勇士的具体行动,终于得到英俊贤能人物荆轲。所谓“百夫良”,据《诗经·秦风·黄鸟》记载:秦穆公在位之时,有三位良臣被称为“百夫之特”,“百夫之防”,“百夫之御”。《郑笺》解释说:“百夫之特”为“百夫之中最雄俊也”,“百夫之防”与“百夫之御”均为“此一人可当百人”。“百夫良”语本此,即指超越百人的勇士。诗人将荆轲与“百夫良”并提,不难想见诗人对荆轲的高度评价,一种景仰爱慕之情,溢于言表。在这一层中,从带有强烈感情色彩词语的运用,就已透露出作者鲜明的爱憎情感。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素骥鸣广陌,慷慨送我行。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这是第二层,写荆轲离别燕京,以及燕丹及宾客为其慷慨送行的情景。当荆轲抱着“士为知己者死”的精神,即将离开燕京、提剑赴秦的时候,燕太子丹及宾客都前来为荆轲送行。“素骥”二句,写出送别的悲壮气氛。据《史记》记载,燕丹及宾客“皆白衣冠以送之”。不仅陶渊明诗文赏析之五十四《咏荆轲》他们都穿着白衣,戴着白帽,而且作者又把他们骑的马想象为白马,有力地渲染了送行时的慷慨悲壮的气氛。“雄发”二句,化用了《史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的句意,极力形容荆轲激动的情状,怒发冲冠,大义凛然,突显出荆轲的猛气与义愤,使人物形象有血有肉,更加丰满。以上两层为第一段,写燕丹得到荆轲,并为荆轲离京赴秦慷慨送行。饮饯易水上,四座列群英。渐离击悲筑,宋意唱高声。萧萧哀风逝,淡淡寒波生。商音更流涕,羽奏壮士惊。心知去不归,且有后世名。在这第三层中,“饮饯”四句,正面描写了在易水上为荆轲置酒饯行的感发人心的场面。当时,易水设宴,群英列座,席间,荆轲的好友高渐离击筑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