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三年级下册语文小虾教案三年级下册语文小虾教案(通用7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三年级下册语文小虾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三年级下册语文小虾教案篇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本课9个生字,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地运用。2、能运用已学的方法说出第3自然段的大意。3、能摘抄文中写得细致生动的语句。过程与方法:1、注重学生的发展,从学生的需要出发,积极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2、教学中加强朗读指导,以读促悟,以悟促情。3、阅读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小虾的样子和各种有趣的活动,体会作者对小虾的喜爱之情。教学重点了解课文内容,感受小虾的样子和各种有趣的活动,体会作者对小虾的喜爱之情。教学难点能抓住重点词语体会小虾的有趣。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了解到同学们都特别喜欢小动物,你能不能把你喜欢的小动物介绍给大家呢?(学生交流,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今天我也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小动物——小虾,你们想了解小虾吗?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让我们一起看看书中是如何介绍这位新朋友的。设计意图:从学生喜欢的小动物展开谈话,激发学生阅读本文的兴趣。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1、自由读文,并解决不认识的生字词。2、检测生字词。(老师在文中选词,学生读……)3、老师出示课文中的新生字和新词语,检查学生对词语或句子的掌握情况。出示词语:水缸空隙掀开末端一副钳子搏斗较大腹部出示句子:(1)夏天,积了大半缸雨水。从葡萄架的空隙里漏下的阳光,洒落在水面上,像许多大大小小的圆镜。(2)要是你用小竹枝去动动那些正在休息的小虾,它们会立即向别的安静的角落蹦去,一路上像生了气似的,不停地舞动着前面那双细长的腿,腿末端那副钳子一张一张的,胡须也一翘一翘地摆动着,连眼珠子也一突一突的。(3)有一天,我从缸里捉起几只较大的虾,发现它们的腹部藏着许多圆圆的卵。4、读了课文,你觉得小虾给你留下的最深的印象是什么?(板书:有趣)默读课文,作者还重点向大家介绍了小虾的什么特点?(学生回答,老师板书:样子)三、学习小虾的样子。1、小虾究竟长什么样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第2自然段,用横线画出描写小虾样子的句子。2、学生汇报、朗读自己画的句子。3、出示小虾的图片(学生欣赏),再次朗读相关句子。4、讨论得出:作者之所以能把小虾的样子描写得这样到位,是因为作者仔细地观察了小虾,另外还运用了一定的联想,如:有的通体透明,像玻璃似的。还有一个原因是作者很喜欢小虾。我们写作文的时候也要这样做。5、作者那么喜欢小虾,同学们喜欢吗?朗读描写小虾样子的句子,读出自己喜欢的感情。四、学习小虾的有趣。1、出示自学指导。(1)找一找,第3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画出来。(2)找出喜欢的句子读一读,和同桌谈谈体会。2、交流。(1)第3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出示:缸里的小虾十分有趣。(2)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小虾的有趣?出示:它们有的独自荡来荡去,有的互相追逐,有的紧贴住缸壁。预设:小虾们自由自在,做着有趣的活动。出示:要是你用小竹枝去动动那些正在休息的小虾,它们会立即向别的安静的角落蹦去,一路上像生了气似的,不停地舞动着前面那双细长的腿,腿末端那副钳子一张一张的,胡须也一翘一翘地摆动着,连眼珠子也一突一突的。预设:生气的样子可爱有趣。你觉得这句话中哪些词用得好?“一张一张、一翘一翘、一突一突”这几个词形象地写出了小虾的可爱。出示:小虾的搏斗很激烈,蹦出水面是常有的事,有时还会蹦到缸外的地面上。预设:小虾打架的样子有趣。3、作者是如何把小虾生气的样子写得栩栩如生的?(先概括后具体,抓住表示动作的词,再次体现了作者观察得仔细。板书:观察仔细)4、作者不怕麻烦地从小溪里捡回一些石块,采了一些金鱼草,让小虾更有家的感觉,由此可见,作者是多么喜爱小虾啊!在作者的精心照顾下,小虾很快繁殖了后代,缸里的小虾多起来了,带给作者的快乐也将会更多!设计意图:通过研读描写小虾的样子和有趣的句子,体会作者观察得细致,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和与小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五、感情提升。1、如果我们都像作者一样爱护小虾、爱护我们身边的小动物,那么我们的世界就会()。(学生自由谈)2、出示一些人与动物友好相处的图片以及许多可爱的小生灵的图片,让学生体会到,这些动物不管是强大的还是弱小的,它们都有生存的权利和生命的尊严,只要我们用实际行动去好好爱护它们,这个世界就会变得更加美好!六、布置作业。1、在生活中认真观察一种你喜欢的小动物,了解它的样子及其生活习性。2、练习用你的笔把你观察到的内容写下来,用上本节课学到的写作方法。七、了解本课的学习方法。1、了解课文第3自然段先概括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