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课程建设实施方案.docx
上传人:思洁****爱吗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28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网络课程建设实施方案.docx

网络课程建设实施方案.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9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网络课程建设实施方案网络课程建设实施方案为了保障事情或工作顺利、圆满进行,我们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在案前得出的方法计划。那么你有了解过方案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网络课程建设实施方案(精选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网络课程建设实施方案1为不断提高课程建设水平,加快学校网络教学资源建设,构建开放共享的网络教学平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和《xx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92号文件精神,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特制订网络课程建设实施方案。一、基本要求(一)建设目标我校开展网络课程建设的目标是:依托xx中医学院网络教学平台,用3左右年时间,建设一批可供学生课内外学习的网络课程,凡列入xx中医学院专业培养计划的所有课程均在建设范围之内。(二)建设内容网络课程建设内容主要包括课程简介、师资队伍、教学内容、参考文献与网络资源等四个方面的内容。1、课程简介:介绍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特点,选定的教材等内容,约800-1000字;2、师资队伍:介绍课程负责人,主讲教师,教学的整体情况,以展示教学团队对该门课程的授课能力和授课水平;3、教学内容:包括教学大纲,教案,多媒体课件,全程视频录像,习题集,实验实践指导,考试大纲,自测模拟试题3-5套,标准试题库,讨论区,成绩统计,作业及批改、辅导、答疑,电子档案夹,个人资源存储等;4、参考文献与网络资源:包括主要参考书目录,与专业相关的学习网站,论坛,网络资源等。(三)技术要求网络课程及课件库、案例库和试题库的设计规范要求参考教育部制定的《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试行)、《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和《xx中医学院网络教学平台操作说明》等相关技术和教育规范标准。二、建设程序网络课程建设分院(部)建设、学校评审两个步骤。(一)院(部)建设1、院(部)根据本部门实际情况,对列入专业培养计划的课程进行统筹规划,制定网络课程建设规划,明确每门课程的课程建设负责人。在组织网络课程建设时,要以覆盖面、受益面广的课程为主,充分考虑专业分布以及对学校教学工作的示范作用,把网络课程建设与专业建设结合起来。2、各院(部)确定好建设的课程后,网络课程负责人需填写《xx中医学院网络课程建设申请表》,经院(部)汇总后按规定时间报送教务处,教务处组织评审后开通制作权限。3、鼓励教师、教学管理人员和学生积极参加网络课程建设。(二)学校评审学校定期组织网络课程建设评审。经评审达到网络课程建设基本要求的,学校予以立项并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用于项目的后续建设。三、建设管理院(部)负责组织教师申报并开展建设工作,教务处负责组织专家评审验收。(一)申报要求1、项目负责人是课程主讲教师;2、项目负责人具有较高的专业教学、教育技术和项目管理水平;3、具有较好的前期工作基础,能按时完成任务。(二)申报时间根据网络课程整体建设计划,由教务处统一组织申报,具体时间以教务处通知为准。(三)项目管理在网络课程建设过程中,各院(部)需对对网络课程的运行情况进行评价和检查,评价主要包括教学内容、师生交互程度、作业与答疑情况、教学活动的组织、学习材料的提供和学生的考试情况等。(四)经费管理项目经费原则上将分两次拨付。立项后资助课程启动建设费用,验收后按照验收结果资助课程后期建设费用。项目经费主要用于支付制作费、差旅费、会议费、图书资料费、评审费等。项目经费按本方案拨至项目专项经费本,具体要求严格遵照学校有关财务管理办法进行,在学校财务部门和教务处的管理和监督下使用,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或挪用。四、其他事宜1、本方案解释权归教务处。2、本方案未尽事宜将另行规定。网络课程建设实施方案2为贯彻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教高〔2015〕3号)和《关于印发的通知》(教技〔2016〕2号)等文件精神,根据学院《信息化建设三年规划》和《课程建设管理与激励办法》规定,落实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任务,提升我院信息化教学全面发展,结合实际,特制定精品在线课程建设方案(2019-20xx年)。一、建设目标精品在线开放课旨在促进教育教学观念转变,引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推动高等学校优质课程教学资源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共建共享,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实现课程的基本资源免费共享、拓展资源有条件共享,保证精品在线开放课的便捷获取和使用,满足高校师生和社会学习者多样化需求。全院每年遴选10-12门课程进行建设,3年立项并在4年内共建成30余门院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在院级精品在线开放课建成的基础上,择优向省级教育部门推荐,力争有若干门课程获得“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称号,并有“国家级精品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