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四篇政府间财政关系主要内容第一节财政政策概述二、财政政策主体二、财政政策效应与乘数①税收乘数(b是边际消费倾向)②投资乘数(政府购买乘数)③平衡预算乘数。如果政府增加征税△T,同时又安排等量的支出△G(即△G=△T),会引起国民收入怎样的变化?政府增加的税收引致的国民收入减少量为政府增加的开支引致的国民收入增量为也就是说,政府的这一措施引致的国民收入增量为政府增加的支出额,即△Y=△G。因此,平衡预算乘数的数值为1。第三节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理论与实践1.货币政策目标3、货币政策的类型扩张性货币政策,是指国家在一定时期通过扩张货币供应量来刺激和增加社会总需求的货币政策。紧缩性货币政策。是指国家在一定时期内通过紧缩货币供应量来抑制和减少社会总需求的货币政策。中性货币政策,也称平衡性货币政策,是指通过保持货币供应量与货币需求量的大体平衡以保持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平衡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四、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的实践2.1998-2004年积极财政政策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造成严重冲击,加上我国结构不合理等深层次矛盾突显,内需不振,外贸出口下降,经济增长速度回落。一是对外贸易受到严重冲击。二是消费需求增长趋缓。三是投资需求增长乏力。四是物价水平持续走低。1998年年中,我国政府决定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主要措施有:增发长期建设国债、调整税收政策、调整收入分配政策、完善非税收入政策、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增加教育、科技、生态保护和环境建设等重点领域支出。积极财政政策是我国政府根据市场经济规律,在国内外经济环境急剧变化的情况下主动采取的一次反周期调节,拉动了经济增长,物价指数开始回升,基础设施得到显著改善,居民收入增加。3.2005-2008年稳健财政政策经过连续多年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我国经济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的上升阶段。2003年下半年以后,出现了部分地区和行业投资增长过快、通货膨胀压力加大等问题。一是部分行业存在增长偏快苗头,二是资源环境的瓶颈约束加剧,三是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四是某些领域的体制改革相对滞后。我国政府在2005年开始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其核心概括起来就是“控制赤字、调整结构、推进改革、增收节支”十六个字。具体措施包括:适当调减中央财政赤字和长期建设国债规模、适当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和国债项目资金投向结构、大力支持体制改革、深化财政管理制度改革。在执行稳健财政政策以后,我国经济运行呈现“增长速度较快、经济效益较好、群众受惠较多”的良好格局,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4.2008年以来积极的财政政策2008年第四季度以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国开始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较快扭转了经济增速下滑的局面。直到如今,我国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回升向好势头更加巩固。与此同时,面临的国内外形势仍然极为复杂,世界经济复苏的基础依然脆弱,欧洲一些国家出现主权债务危机。所以我国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还不牢固。为此,我国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并根据新形势新情况及时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努力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