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大綱作者介紹呂政達※生平‧出生:1962年於台南市出生‧學歷:輔仁大學應用心理系畢業‧工作:《張老師月刊》總編輯曾長期在自立晚報任職記者、副刊主編和總主筆等工作。※風格:文筆嫻淑流暢,帶著穩當的節奏,飽滿抒情的力量,描述感情的細微,充滿詩意。讀完他的文章,常給人一種悵然唏噓的感嘆※出版作品:《走出生命幽谷》《偷時間的人》《與海豚交談的男孩》《怪鞋先生來喝茶》※得獎:‧時報文學獎散文首獎和評審獎‧聯合報文學獎散文大獎‧梁實秋文學獎散文第一名和第二名‧第一屆宗教文學獎短篇小說評審獎等。最慢板─第二十三屆時報文學獎散文類首獎皆造─第二十四屆時報文學獎散文類首獎內容概要這是一篇關於漸凍人心情獨白的散文「病房的門打開一到隙縫,透進一絲亮光。有人走進來了嗎?」「許多混雜的顏色在浮動的空氣裡絮絮細語。」大女兒沉重又關愛地繫上祈福鈴。但他只能聽見鈴響細碎的聲音。「護士往我肩膀扎下針筒,我假裝喊痛,殘留的意識卻佈滿著納悶,痛到底躲到哪裡去了?」「我正在遺失所有的感覺」「奇怪原來應如雷鳴的定音鼓,突然害羞泛紅著臉,躲藏在耳膜的暗處,像是時間來施了魔法。」明寫遺失感覺,卻用貝多芬的九號交響曲、歡樂頌、輪旋曲、弦樂聲等想像自己聽得到聲音。「那副人類的嗓子連著一條五色繩索,直通雲端的天國之門,繼而從雲端裡引爆雷鳴憾地歡樂頌。」「彷彿六十億人擠在一頁巨大的五線譜上,在同一時間齊聲吶喊,而我則排在最後一列,踮起腳尖,焦慮的用手窩住耳肉。」「完全陌生的錯愕感,就在這個瞬間滑過皮膚上的纖毛,有如遊牧民族遷徙後,空空蕩蕩的草原」幼時學琴的經歷、與妻女相處的回憶、演奏比賽、蜜月旅行都彰顯他記憶裡溫馨感人的過去。等他從記憶的暗室拉回現實後,就開始寫自己與時間賽跑,把握最後的一分一秒體會僅存的感覺、寶貴的回憶和思緒。我還在還在在※修辭以設問法開頭,中間使用大量的轉化、譬喻和描寫整個發病過程,最後以“我還在還在在.”的手法結尾,使讀者有餘音空蕩之覺.‧轉化1.許多混雜的顏色,在浮動的空氣裡絮絮細語。2.我假裝喊痛,殘留的意識卻佈滿著納悶,痛到底躲到哪去了?3.我緩緩訴說著自己的遺忘,聲音遙遠而空洞,餵進轉動的錄音機裡。4.我的意識在空氣蒸發,氣流從胃袋竄起,經過聲帶,讓音符從這個身體最後的思緒釋放出來,重新站到五線譜,那裡才是不朽的居所‧譬喻1.反射在視網膜上的布幕,只像一團發光的不明飛行物,從雲堆裡引爆雷鳴地憾得歡樂頌,彷彿世界這六十億人擠在一業巨大的五線譜上。2.對緊接而來的命運完全陌生的錯愕感,就在這個瞬間滑過皮膚上的纖毛,有如遊牧民族遷徙後空空蕩蕩的草原。3.崩解的意識像是秋日的鞦韆,一會兒盪到我眼前,還看的不夠真切。4.感覺就將停止運轉的片刻,憂傷和焦慮也有如無風的風車,無水的河道,悄悄離開了身體。‧描寫1.我照例放下四十五轉的膠質唱片,任貝多芬的吶喊迴轉,伴隨唱片的紋路裡的雜音,向著眼耳鼻舌身意的世界蠱惑而來。音量徐徐,從第一樂章從容的快版起步,走吧,弦樂齊鳴,渴望愛,幸幸福與希望。我的內心預告著每一道節奏,心臟鼕鼕擂動,小提琴鑽入血液的伏流。2.我馴服的遵從指令,發現那到小光源卻將我帶離醫院,有如置身極地荒原的遠處星光.後來是更多的檢驗。X光,(我還算喜歡化學粒子穿透胸膛,甜甜的膩味。)心電圖,腦波(撥開髮叢深處,遍尋不著走進靈魂的門戶)。轉診到精神外科,那裡的線路儘像纏繞的神經線路,我赤裸的躺在病床上,感受屬於自己生命的緩慢節奏。‧引用1.卡夫卡的蛻變:「不久,他發現自己已經完全不能動了,他一點沒有覺得奇怪,到反而覺得以前怎麼能用那麼細小的腳來搬動身體?」賞析※內文賞析‧此文描寫漸凍人發病到病變後的過程‧以第一人稱寫作‧敘述中大量使用感官的描寫,尤其是聽覺由過往聆聽音樂的敏銳經驗→病變後無知無覺‧因漸漸消失的知覺將作者拉回小時候孤獨驚恐的回憶和閱讀《蛻變》的變身感覺‧其中貝多芬的《快樂頌》為悲傷氣息的反襯,也呼應主題‧作者並非漸凍症患者,但卻用小說筆法來抒寫散文,突破一身見聞之侷限。‧行文時點到為止,細膩準確,避免了讀者的懷疑及不信任。‧大量獨白中極力刻畫病前病中的心情,不過其心中並沒有懊悔、暴躁的情感,只有寂靜中與妻女親情的遠離,及點滴流逝的生命。一切事物皆在緩慢中變化,正如其題「最慢板」。※組員心得‧雖然此篇不是作者的親身經歷,卻能夠以患者角度寫出所經歷的苦痛。文中人物再靜靜的回回憶及音樂中,以輕鬆、甚至是反諷的語氣來訴說面對死亡的心態看完後發現自己應該珍惜當下擁有的東西,也許只是一個微笑、一句關關心的話,便是生命舞台上最燦爛的光芒。而文中主角在知覺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