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P制造资源计划的原理与实施.docx
上传人:13****8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45KB 金币: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MRP制造资源计划的原理与实施.docx

MRP制造资源计划的原理与实施.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7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MRPⅡ概述第一章MRP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自18世纪产业革命以来,手工业作坊向工厂生产的方向迅速发展,出现了制造业。随之面来,所有企业几乎无一例外地寻求着基本相似的营运即在给定资金、设备、人力的前提下,寻求尽可能大的有效产出;或在市场容量的限制下,寻求尽可能少的人力、物力投入;或寻求最好的投入/产出比。就其外观而言,为寻求利润;就其内涵而言,为寻求企业资源的合理有效的利用。这一基本目标的寻求使制造业的管理者面临一系列的挑战;生产计划的合理性、成本的有效控制、设备的充分利用、作业的均衡安排、库存的合理管理、财务状态的及时分析等等。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使上述挑战对企业具有生死存亡的意义。因而,应付上述挑战的各种理论和实践也就应运而生。在这些理论和实践中,首先提出而且被人们研讨最多的是库存管理的方法和理论。人们首先认识到,诸如原材料不能及时供应、零部件不能精确配套、库存积压、资金周转期长等问题产生的缘由,在于对物料需求控制不好。然而当时提出的一些库存管理方法往往是笼统的、只求“大概差不多”的方法。这些方法往往是建立在一些经不起实践考验的前提假设之上,热衷于寻求解决库存优化问题的数学模型,而没有认识到库存管理实质上是一个大量信息的处理问题。事实上,即使中当时认识到这一点,也不具备相应的信息处理手段。计算机的出现和投入使用,使得在信息处理方面获得了巨大的突破。在50年代中期,计算机的商业化运用开辟了企业管理信息处理的新纪元。这对企业管理所采用的方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在库存控制和生产计划管理方面,这类影响比其他任何方面都更为明显。大约在1960年,计算机首次在库存管理中获得了运用,这标志着制造业的生产管理迈出了与传统方式决裂的第一步。也正是在这个时候,在美国出现一种新的库存与计划控制方法——计算机辅助编制的物料需求计划(MaterialRequirementsPlanning,简记为MRP)。MRP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与传统的库存理论与方法有着显著的区别。可以说,它开辟了制造业生产管理的新途径。传统的库存控制理论认为,只需降低服务水平,即降低供货率,才能减少库存费用;或者反过来,要想提高服务水平,就必须添加库存费用。有了MRP,这类信条已不再成立。成功地运用了MRP系统的企业的经验表明,他们可以在降低库存量,即降低库存费用的同时,改善库存服务水平,即提高供货率。因而在制造业管理领域发生了一场革命:新的理论和方法逐渐建立,而传统的方式方法则面临着考验,本来的库存管理理论乃至全部的传统学派的思想都受到了重新评价。初期的MRP,即物料需求计划,是以库存控制为核心的计算机辅助管理工具。而当今的MRPⅡ,已延伸为制造资源计划(ManufacturingResourcePlanning)。它进一步从市场预测、生产计划、物料需求、库存控制、车间控制延伸到产品销售的全部生产经营过程和与之有关的所有财务活动中。从而为制造业提供了科学的管理思想和处理逻辑和有效的信息处理手段。MRPⅡ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40年代的库存控制定货点法(OrderPoint);60年代的时段式MRP(TimePhasedMaterialRequirementsPlanning);70年代的闭环MRP(ClosedloopMRP);80年代发展起来的MRPⅡ。下面分别介绍这四个发展阶段的次要特点,然后介绍MRPⅡ的趋势。1订货点法在计算机出现之前,发出订单和进行催货是一个库存管理系统在当时所能做的一切。库存管理系统发出生产订单和采购订单,但是确定对物料的真实需求却是靠缺料表,这类表上所列的是马上要用,但却发现没有库存的物料。然后,派人根据缺料表进行催货。订货点法是在当时的条件下,为改变这类被动的状态而提出的一种按过去的经验预测未来的物料需求的方法。这类方法有各种不同的方式,但其实质都是着眼于“库存补充”的准绳。“补充”的意思是把仓库填满到某个本来的形状。库存补充的准绳是保证在任何时候仓库里都有必然数量的存货,以便需求时随时取用。当时人们希望用这类做法来弥补由于不能确定近期内精确的必要库存储备数量和需求时间所酿成的缺陷。订货点法依托对库存补充周期内的需求量预测,并要求保留必然的安全库存储备,以便应付需求的波动。一旦库存储备低于事后规定的数量,即订货点,则立即进行订货来补充库存。订货点的基本公式是:订货点=单位时区的需求量*订货提前期+安全库存量。如果某项物料的需求量为每周100件,提前期为6周,并保持两周的安全库存量,那么,该项物料的订货点可如下计算:100*6+200=800当某项物料的现有库存和已发出的订货之和低于订货点时,则必须进行新的订货,以保持足够的库存来支持新的需求。订货点法曾引发人们广泛的关注,对它进行讨论的文献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