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公共管理学概论第十三章公共管理改革与创新一、改革与创新:公共管理发展的永恒主题(一)公共管理改革与创新的价值其一,从价值准则所指向的主体利益取向看,公共管理改革与创新就是要在动态的管理变革过程中实现社会多方利益主体合法合理利益之间的综合权衡,以使最终呈现的社会“合力”是支持公共管理改革与创新的。其二,从价值准则所反映的治政理念看,归结起来,公共管理改革与创新的可行措施都要符合行政正义的规范要求。公共管理改革与创新的终极价值在于公共管理主体(特别是政府)通过行为的完善,建立一个让社会公众满意的政府。(二)公共管理改革与创新的特性回应性民主性有限性(三)公共管理改革与创新的动力分析第四,公民社会逐渐深入发展,大众传媒发达,公众舆论成为公共管理改革的舆论压力。第五,民众对政府的不满与对民主的要求,成为公共管理改革的思想基础。第六,新的公共行政理论,如治理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公共选择理论、新自由主义理论和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也对政府推行公共管理改革与创新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指导和推动作用。(四)公共管理改革与创新的基本原则二、西方国家公共管理改革与创新的理论与实践(二)当代西方国家公共管理改革的一般特征(三)当代西方国家公共管理的主导模式当代西方国家公共管理改革与创新的模式2、盖伊·彼得斯的治理模式论该书从分析传统行政模式出发,阐明了各国政府竭力建构新治理模式的原因,并从各国政府的革新主张和主要发达国家的政府改革实践中,梳理归纳出来上述四种未来政府治理模式:(1)市场模式(2)参与模式(3)弹性化政府(4)解制型政府3、费利耶的治理模式论英国学者E.费利耶(EwanFelie)等人在《行动中的新公共管理》一书中认为,在当代西方政府改革运动中,至少有过四种不同于传统的公共行政模式的新公共管理模式。依费利耶的论述,这四种模式及其特征分别是:(1)效率驱动模式(theefficiencydrive)(2)小型化与分权模式(3)追求卓越模式(insearchofexcellence)(4)公共服务取向模式(publicserviceorientation)(四)当代西方国家公共管理改革与创新对中国改革的启示三、21世纪中国公共管理改革与创新的任务OECD成员国的改革经验对我国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的借鉴意义2、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改革与发展所谓的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就是国家、政府组织从事公共事务管理的工作人员,与此相对应,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是指为充分、科学、合理有效地发挥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在行使国家行政权力、管理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过程中,对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而进行的资源配置、素质提高、能力利用、开发规划及效益优先等一系列活动相结合的有机整体。我国的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第一,公共部门的传统积弊太深。第二,人才选拔、任用机制有待改进。第三,激励机制还需进一步加强。第四,人力资源开发不足。要适时的对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做出改革与调整:第一,更新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各种观念第二,建立有效的公平公正的激励机制第三,建立更加科学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第四,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法制化3、行政机构改革改革开放后,我国经历了几次大的行政机构改革,最近的几次改革分别是1993年、1998年、2003年和2008年的机构改革。行政改革应明确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第一,必须强化中央政府应有的权威,发挥中央政府在现代市场经济运行中的主导作用。第二,保障与尊重地方政府合理的自主权益,充分调动地方政府的主动性与创造性。第三,正确处理集权与分权的相互关系,促进中央与地方两级政府的协调运行。第四,健全协调运行机制,实现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制衡。4、电子政府建设电子政府有两种含义:狭义的电子政府是指以提高效率、公开信息、提高服务质量为目标,实现政府和行政部门内部以及与国民和企业等民间部门间的网络化和信息化。这就要求彻底变革政府和行政部门的工作和组织方式。广义的电子政府就是,建立一种政治家与行政、政治家与公民和企业间的交流更加密切的民主政治形态,也就是实现电子民主。我国电子政府建设存在问题:一是政府网站建设与政务工作结合紧密程度还有待提高。二是政府网站的实用性还有待进一步增强。三是政府网站互动渠道在解决实际问题方面的能力还有待提升。改进措施:一是建立起各部门共同参与的办站机制,共同推进网站建设。二是各级政府应加大对公共企事业单位服务资源的梳理和整合力度,结合用户实际需求组织便民服务,提高服务的实用性。三是加大公众参与反馈机制的建设力度,在相关部门中落实责任,确保公众的问题“有回音,能解决”。四是政府网站的建设要紧跟时政热点提供针对性服务,信息公开的内容要日益全面规范,提供实用性、人性化的服务要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