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双流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1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Ch****49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52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四川省成都市双流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1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四川省成都市双流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1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四川省成都市双流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1月月考试题(含解析)1.西周以前,贵族社会流行多妻婚姻;西周时期,一夫多妻制被一夫一妻多妾制取代。这一变化的主要影响是A.强化周天子的权威B.增强权力传承的稳定性C.降低了女性的地位D.削弱了贵族的特权地位【答案】B【解析】【详解】由一夫多妻制被一夫一妻多妾制取代可联系到西周的宗法制,妻所生的儿子为嫡子,妾所生的儿子为庶子,而嫡长子是最高权力的继承者,该制度有利于增强权力传承的稳定性,故B项正确。周天子的权威与婚姻制度关系不大,故排除A项。不管是一夫多妻制还是一夫一妻多妾制,女性的地位都较低,故排除C项。从一夫多妻制到一夫一妻多妾制,贵族的特权地位并未被削弱,故排除D项。2.下表是不同时期和地区的“世界”观念。这反映出历史观点A.历来都强调标新立异B.受时代及文化背景影响C.基于历史叙述而形成D.不能客观呈现历史事实【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内容可知,地圆学说是符合实际的,不是标新立异的观点,所以历来都强调标新立异的说法有误,故排除A项;由天圆地方到四大部洲再到地圆学说,可知中国古代关于“世界”的说法是随时代变化而变化的,受时代及文化背景的影响,故选B项;题干无法体现基于历史叙述而形成的内容,故排除C项;地圆学说呈现了客观的历史事实,故排除D项。3.汉武帝实行察举制;东汉光武帝规定察举须“授试以职”,即给候选人一项职务。检验其是否具备吏能;顺帝时又规定察举之士还须参加考试,方以授官。察举制的演变说明东汉A.儒学独尊地位受到挑战B.政府意在扩大统治基础C.官吏选拔重视德才兼备D.士族门阀崛起遭到抑制【答案】C【解析】察举制以“孝、廉”为选官依据,这体现了儒学的地位,“授试以职”和参加考试并不能说明儒学独尊地位受到挑战,故A错误;察举之士“授试以职”和参加考试,与扩大统治基础无关,故B错误;“授试以职”和参加考试体现了对选拔官员的才学和能力的考查,说明当时官吏选拔重视德才兼备,故C正确;材料并不能体现士族门阀遭到抑制,故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关键信息“授试以职……参加考试”,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对选拔官员的才学和能力的考查的角度出发,即可排除无关选项,进行正确判断。4.唐朝女性服饰图案丰富华丽,色彩鲜艳,多有富贵之气。而宋朝女性服饰纹样清秀,颜色淡雅,风格趋于含蓄简约。这一变化根源于A.统治者意识的影响B.社会环境的变化C.各民族融合的程度D.学术思想的衍化【答案】B【解析】【详解】唐朝开放繁荣,是空前的大一统帝国,表现出宏大的盛世景象;宋朝商业经济繁荣,文化气息浓厚。因此女性服饰变化的根源是社会环境的变化,故答案为B项。其他三项对这一变化也有一定的影响,但不符合题干中“根源于”的要求,排除B、C、D项。5.清前期,广东冶铁业中,“矿徙”“山贼”等雇工因官府的禁采、停炉造成失业而反抗;苏州的纺织业中,踹匠因克扣工钱而多次罢工,被政府压制。这些现象表明当时A.商品经济发展冲击传统体制B.经济由盛转衰的趋势C.君主专制的日益强化D.无产阶级政治意识逐渐觉醒【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了明清商品经济的发展。题中反映的是清代前期手工业中的罢工反抗现象,说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对传统体制造成的冲击,但不能说明经济由盛转衰,也没有体现君主专制的强化,故排除B、C项;清朝前期中国的无产阶级尚未形成,故排除D项。故选A。【点睛】明清商品经济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对传统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方面都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但由于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始终未能产生新的生产力因素。6.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后,广东十三行生意明显萧条,原本最开通的广东人突然变成最激进的排外主义者,以为广东现在的不景气,都是这些洋人惹的祸,当时广东人的排外主要是由于A.民族意识的增强B.列强的资本输出C.贸易体制的改变D.清朝宫员的指使【答案】C【解析】【详解】清朝前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只允许广州十三行同外国进行贸易。《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允许五口通商,广州的贸易地位逐渐被上海取代,导致广东贸易的不景气,C正确;民族意识增强不符合材料贸易体制转变的信息,A错误;此时列强主要是商品输出,B错误;材料中现象出现是贸易体制转变的结果,并不是清朝宫员的指使,D错误。7.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中把军阀、地主、豪绅、资本家、富农列为剥削者,取消他们的参政权利和政治自由;1935年瓦窑堡会议决定给予富农和民族资产阶级应有的政治、经济权利。这一转变A.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B.反映近代中国阶级结构的变化C.适应中国民主革命发展的需要D.表明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答案】C【解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