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揭阳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监测历史试卷.pdf
上传人:金启****富来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4.1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广东省揭阳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监测历史试卷.pdf

广东省揭阳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监测历史试卷.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质量监测七年级历史科试题温馨提示: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考试时间为8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将下列各小题唯一正确答案选出,并将其代号填涂在答题卡规定的区域中;每小题2分,共60分)1.下图不同类型的工具,为距今约70万—20万年的北京人所制作。这些工具的制作方法是()A.打制B.磨制C.烧制D.炼制2.考古工作者在河姆渡遗址发现多处稻谷、稻草的堆积层,层厚20—50厘米,最厚处超过1米,若折算成稻谷,可达12吨以上。这可用于印证河姆渡居民()A.已经从事农业生产B.初步产生物品交换C.广泛使用青铜工具D.开始推广牛耕技术3.盘古、伏羲、女娲、炎帝、黄帝等形象不仅在各地汉族神话中非常多见,在许多少数民族神话中同样妇孺皆知。各民族神话中出现的伏羲、女娲,有的说二者是夫妻,有的说是兄妹,有的说是姐弟,有的说是母子或父女。这种现象()A.说明神话传说不具备史料价值B.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C.可用于佐证神话人物真实存在D.表明早期各民族文化没有交流4.图1和图2是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和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出土的两组相似度很高的文物。它们可用于佐证()A.中国文字发展成熟B.中华文明多元一体C.皇帝制度已经确立D.远古传说真实可信七年级历史科试题()5.从黄帝、炎帝的古老传说中,我们可以获取的历史信息是()A.北京人会使用火B.河姆渡人栽培水稻C.半坡人种植粟D.华夏族形成6.“舜年二十以孝闻,年三十尧举之……年六十一代尧践帝位。”这描述了()A.禅让制B.分封制C.世袭制D.郡县制7.通过分封制度,“周人终于建立了一个拥有广袤领土的强大国家”,使西周王朝的统治触角伸向了遥远的地方。据此可知,分封制()A.强化了诸侯权力B.扩大了统治范围C.加速了西周灭亡D.确立了君主专制8.下列有助于研究西周灭亡原因的材料中,可信度最高的史料是()A.《诗经》赫赫宗周,褒姒灭之。B.《吕氏春秋》幽王欲褒姒之笑也,因数击鼓,诸侯之兵数至而无寇。记载了周幽王进攻申国,申侯联络戌族打败周王,西周C.清华简(出土的战国楚简)灭亡,并没有“烽火戏诸侯”的故事。D.历史学家的观点举烽传警乃汉代备匈奴之事,非周代所能有。9.文字的诞生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是精神文明的重大成果。我国早在商朝时期便有了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商朝“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是指()A.甲骨文B.小篆C.隶书D.草书10.春秋战国时期,众多思想家关注和担忧社会发展方向,纷纷提出救世之策。各学派之间相互论辩,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这是当时()A.王室日渐衰微的表现B.诸侯争霸战争的结果C.政治经济变革的反映D.分封制度确立的影响11.商鞅变法的内容中,能够直接提高秦国军队战斗力的措施是()A.鼓励耕织B.奖励军功C.确立县制D.废除井田制12.公元前256年,蜀郡郡守李冰主持,在成都附近的岷江上修建了都江堰。工程建成后,保证了大约300万亩良田的灌溉,使成都平原成为旱涝保收的“天府之国”。这有利于()A.齐桓公成为霸主B.商鞅推行新法C.秦完成统一大业D.夏朝巩固统治七年级历史科试题()13.“孔子成长的时代,鲁国政乱⋯⋯‘陪臣执国命’成为当时各国的普遍态势。孔子认为,正是因为内心道德秩序观念的缺失才导致社会秩序的崩坏,要想修复礼乐秩序,必须从人心入手。因此,既然无望入朝执政扭转乾坤,那么退而育化人心也可以从根本上培育社会的元气。”据此可知,孔子从事教育的目的是()A.教化民众,匡正社会秩序B.以法为教,建立法治社会C.有教无类,发展私塾教育D.著书立说,宣扬儒家思想14.在陕西西安章台出土的秦朝地方官府向朝廷上奏文书时用的封泥(在捆绑简牍的绳端处封上粘土,上盖印章),其中有许多“上郡”“代郡”等郡名和“蓝田”“下邦”等县名。而《秦律》明确规定,地方有事奏请,须采用文书形式。据此可知秦统一全国后()A.诸侯受命管理土地和人民B.中央与地方组成政治联盟C.地方政府直接听命于朝廷D.修筑了贯通全国的道路15.有学者认为,自秦始皇以后,中国人明白了自己的国家应该是什么样子,虽有曲折,历史大势终归是要回到统一国家的正轨上来。他意在说明(·)A.王室衰微的表现B.商鞅变法的背景C.秦灭六国的过程D.秦朝统一的意义16.汉文帝时,大臣贾谊上书建议“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大臣晁错提出“务民于农桑,薄赋敛”。这反映了他们主张()A.以农为本B.戒奢从简C.兴修水利D.重农抑商17.汉武帝一方面加强对商业和商人的管理,实行彻底的币制改革,集中货币发行权,禁止地方铸钱,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