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大班美术教案【实用】大班美术教案范文集锦九篇作为一名教职工,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美术教案9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大班美术教案篇1活动目标:1、学用从前到后不断添加、重叠的方法,画茂密的树林。2、了解沙尘暴对环境的污染和植树对战胜沙尘暴的作用。活动准备:1、经验准备:初步了解沙城暴、收集保护绿化的方法。2、物质准备:课件、浅绿色纸人手一份、粗细水笔。活动过程:一、观察画面了解故事内容1、观察画面:在我们城市的一块空地上,住着小兔一家,一天,小兔正在高兴地玩,一家人却觉得有点不对劲——小兔的眼睛老是痒得难受;兔姐姐一唱歌就咳嗽;兔妈妈整天打扫屋子,屋里却总是灰蒙蒙的。关键提问:这是什么原因呢?小结:原来,是躲在沙窝里的沙尘暴在作怪,它正在向我们靠近呢。二、讨论“沙尘暴”关键提问:1、什么是“沙尘暴”?谁愿意来介绍一下。小结:当沙尘暴来的时候,附近的沙尘都被风吹了起来,周围的一切都是灰蒙蒙的,天空浑浊,一片黄色。人们都看不清四周的东西,对人们的身体造成很大的伤害。2、有什么办法可以阻挡沙尘暴?(课件)小结:大树的`树根牢牢地扎在泥土里,可以把泥沙抓牢,防止沙尘暴的形成。所以,植树造林是人类抵御“沙尘暴”的方法之一。三、抵御“沙尘暴”1、过渡语:今天我们就和小兔一起来做一个“防沙小卫士”,一起抵抗沙尘暴。2、师生共同运用绘画的方法在展示板上模拟种树,抵御“沙尘暴”。边画边想:怎样将树“种”得密一些,“种”得更多一些。3、教师:沙尘暴来了,它拼命地吹、拼命地刮。大树小树手拉手,就像一堵墙。沙尘暴没有力气再吹,只能垂头丧气地溜走了。大家多高兴啊!但是,沙尘暴没有死心,它还在我们的周围转悠,寻找光秃秃的空地,准备再来反扑。小朋友们一起来帮助小兔将光秃秃的空地种成茂密的树林吧。四、植树造林(创作指导)1、引导幼儿用粗水笔在浅绿色纸上画出不同大小形状的树木。2、鼓励幼儿在树与树之间不断进行添加,画出更多的树。用细水笔添画树叶和树干上的花纹。三、合作与表现1、幼儿将各自的图画作品连成一排排“防沙林”,想象沙尘暴在一排排的树林中到处碰壁,无法穿过,只能灰溜溜地溜走了。2、提问:哪些能抵御沙尘暴,哪些不能抵御,原因是什么?大班美术教案篇2要求:1、学习用手指印画螃蟹的背壳,激发幼儿的创作兴趣。2、再用色笔添画各种动态的螃蟹。3、结合画面学习讲述情节简单的故事。准备:1.红、蓝水粉颜料若干份,笔、幼儿用纸、抹布。2.录音机、磁带。过程:1.听音乐做水底动物动作。(1)幼儿听音乐做动作。(2)教师示范做动作,幼儿观看猜是什么动物。2.教师出示范画并讲解示范。(1)结合画面讲述故事内容。(2)示范用手指蘸颜料,在纸上摁一下,成螃蟹的背壳。(3)然后用水彩笔添画腿和大钳(鼓励幼儿变换腿和大钳的`方向,画出不同动态的螃蟹)。(4)最后添画。3.幼儿作画,教师指导。(1)鼓励幼儿画出几种不同的形态,启发自编情节,边讲边画,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创造性。(2)提醒幼儿保持桌面、地面和画面的清洁。请幼儿互相欣赏各自的作品,并结合图画自己编故事。大班美术教案篇3设计意图:文字变形就是在象形文字的基础上,进行借形想象法,通过添画等各种方式将无情节的画面转变成有情节的画面。现在提倡以借形想象为主的创意无限幼儿美术在我园刚刚起步,这是一种全新的理念,为使幼儿富有创意和个性的表现,我们对作品的评价不再局限于画得像不像——而是将作品的解释权交给了孩子,每一幅作品都有一个美妙的故事,每一幅作品都是一个小小的世界……活动目标:1、理解象形文字的含义。2、能够根据象形文字进行借形想象,大胆添画成新形象。3、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4、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5、会用它们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与创造,喜欢装饰。活动准备:动画片片段、背景音乐、记号笔、油画棒、象形字的`画纸若张。活动重难点:活动重点:幼儿能够大胆的对古代文字进行想象并创作。活动难点:幼儿能够大胆自信的进行创作。活动过程:一、欣赏动画片,引起兴趣。理解象形文字的含义,萌发创作欲望。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动画片,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欣赏第一段)我国古代有许多象形字,象形字就是利用图来当文字使用的,在形状上很相像。继续看动画:象形文字越来越多,画面越来越丰富,变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二、幼儿尝试借形想象。1、请幼儿猜字并进行想象添加,感受象形文字的趣味性。幼儿观察若干张象形文字:这是什么字?象什么?添上几笔后,你可以把它变成什么?2、幼儿选择喜欢的象形文字进行借形想象。请你选一个喜欢的象形文字,想一想,把它变成什么?想好后,再画出来。3、教师巡回指导。教师帮助个别能力弱的幼儿丰富画面。提醒幼儿主体物要大,线头要接住。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