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新兴中学九年级第一阶段检测语文试卷时间:120分钟总分:120分姓名班级考号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3分)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一泓(hóng)拾级(shí)迥乎不同(jiǒn)B.嗤笑(chī)惬意(qiè)寻章摘句(zāi)C.窥伺(cì)迸射(bènɡ)顶礼膜拜(mó)D.瘠薄(jí)地壳(qiàoɡ)万籁俱寂(lài)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春日融融乐极生悲义不容词撰稿写作B.慰问犒劳一马平川铤而走险明哲保身C.狡兔三窟一筹莫展欢渡春节民不聊生D.匹夫之勇百战不殆垂延三尺假公济私3、选出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2分)A.面对美味大餐,我们却常有味同嚼蜡的感觉,是物质生活过于丰富让我们无法选择,还是我们的味觉麻木了呢?B.某些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鼠目寸光,只顾眼前利益,滥用食品添加剂以获取高额利润,严重危害了百姓健康。C.与书为友能够让你获益匪浅,将不同的书视为自己的朋友,就能增长阅历,丰富思想,增添情趣。D.微博上,不同群体表现出的特征各异:“70后”好为人师,制造深度话题;“80后”从不袖手旁观,参与度较高;“90后”则基本上是娱乐。4、按照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3分)一年之际在于春,目前正是植树造林的大好季节。A做好绿化工作决定于我们是否积极参与植树造林活动。为此,我们提出如下倡议:广大公民要积极响应植树造林、造福子孙的号召,B踊跃投身到绿化家乡、美化环境中去;人人从植一棵树、种一株草做起,C自觉实行公民应尽的义务,共建美好家园。⑴A处应改为⑵B处应改为⑶C处应改为5.根据题意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2分)①.晓战随金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是河豚欲上时。③王维的《使至塞上》中描写边塞奇特壮美景色的句子是,。④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一文中,表现桃源里老人和孩子幸福愉快生活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在河之洲。⑥那柔曼如提琴者,_____________;……应为万道细流汇于空谷。⑦我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正如地上的路。⑧古诗词中有很多描写山水的诗词,请写出连续的两句:————,——————。6.名著阅读(2分)一座无人荒岛上,有一个人在生活多年后,收得一土人为奴,并且把他取名为“星期五”。28年后,因帮助一个船长制服叛变的水手,得以乘船返回自己的祖国,他在成为巨富后派人到岛上继续垦荒。这个人的名字叫_________,这部作品叫_________。二、综合性学习(6分)手机作为现代通讯的重要手段,日益走进普通百姓的生活,渐渐成为了人们联络感情、互通信息的必需品。手机也悄然走进校园,成为了中学生的喜爱品。据调查,目前有60—70%的中学生佩带了手机,80%多的中学生主张带手机。那么,中学生究竟应不应该带手机进入校园,成为我们青少年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针对这种现象,某中学初三(1)班召开了主题班会,请你完成以下任务:7.为了让同学们对能否将手机带入校园有个清醒的认识,请阅读下面两则材料,用一句话概述你提取的信息。(2分)【材料一】对某中学150名中学生手机使用情况调查统计用途玩游戏听歌攀比发短信聊天便于和父母联系问同学作业所占比例38%20%39%2%1%【材料二】据了解,北京市一所中学曾做过一个调查:在学生发送接受的手机短信息中,70%是与正常学习和生活无关的信息,10%以上是黄色短信息,部分学生甚至把相互转发“黄段子”当作一种时尚。学生攀比成风。每到课余时间或放学以后,一些学生就会围在一起,相互“切磋”手机的款式和功能。校园里的手机越来越多,档次也越来越高,对那些没有手机的学生很容易造成心理上的不平衡。今年全国人大会议上,全国人大代表、市外国语学校副校长任美琴代表建议:国家应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禁止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带手机进入校园。你提取的信息:8、据统计,80%以上的老师和家长认为中学生不应带手机进入校园。针对这种情况,请结合实际,发表你的看法(50字以内)。(2分)你的看法:9、为了解决学生带手机进入校园出现的诸多问题,同学们经过讨论,研究出几条解决方案,请你找出其中不恰当的两项,将序号填写在括号里。(2分)①凡是学生自己带手机的,都请家长签个名,证明确实是因特殊原因为了家长与孩子间联系及沟通。②教育学生,当外出游玩或在其他地方遇到危险时可以及时向家长、老师或警察求助,不必带手机。③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手机,手机并非拿来招摇过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