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数学教案【精选】.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2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小班数学教案【精选】.docx

小班数学教案【精选】.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0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小班数学教案小班数学教案精华(10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班数学教案10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小班数学教案篇1目标:1、能在平面图上区分远近。2、能用多种方法测算距离。3、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准备:1、教师绘制幼儿园周围的平面图。2、测量的工具、笔。3、幼儿用书《上学去》。过程:1、回忆散步的经历:——“你们前几天外出散步时看到的建筑设施,有哪些有趣的地方?”2、学习看平面图:观察教师绘制的.平面图,在上面找出曾经去过的地方。找出有几个地方可以有几条路同时到达。3、估算远近:请幼儿估算从幼儿园到这些地方的距离(远近)。讨论: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证明你的估算?(计算时间、在地图上测量的距离、数有几步等。)幼儿自由结伴尝试用多种方法证明自己的估算。集体交流自己的证明。教学反思:数学活动对于小朋友来说是个很愉快的课程,因为整节活动中游戏的时间多,而且小朋友动手操作的机会比较多,但是要让孩子们能真正的理解这节教学活动的内容,并做到熟练掌握、灵活运用却不是那么容易。小班数学教案篇2活动目标:1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活动,体验树妈妈和树叶宝宝的浓浓亲情。2能排除大小的干扰,按黄、绿颜色对树叶进行分类。活动准备:一颗大树(树干为主),树叶(大小不等,合计60多片,黄色多些,绿色略少)幼儿每人一个盒子,里面放3片树叶,放在椅子底下。活动重点:在教师引导下积极参与活动。活动难点:能排除大小的干扰,按黄、绿颜色对树叶进行分类。活动过程:一、树叶宝宝问个好——区别颜色1、秋天到,秋风吹,小树叶一片一片落下来。看看,这是什么颜色的树叶宝宝?(黑板上拿起一片绿色树叶)——提问几名幼儿(绿树叶宝宝)2、那和绿树叶宝宝问个好吧。3、这是什么颜色的树叶宝宝?(黄树叶宝宝,方法同上)二、树叶妈妈找宝宝——巩固颜色,初步感知分类。1、你们喜欢树叶宝宝吗?那请你们去捡树叶,听清楚,每个小朋友轻轻地到这里(老师指着黑板)捡一片树叶。(捡好树叶的小朋友轻轻地回到座位)2、老师拿一片黄树叶,问:黄树叶宝宝在哪里?黄树叶宝宝在哪里?请把黄树叶宝宝举起来。3、老师拿一片绿树叶,问:绿树叶宝宝在哪里?绿树叶宝宝在哪里?请把绿树叶宝宝举起来。重复几次。三、送树叶宝宝回家——颜色对应,操作中学习分类。1、大树妈妈想念树叶宝宝了,我们送树叶宝宝回家吧。(出示颜色标记——绿房子和黄房子,放在大树的两边)2、请绿树叶宝宝住绿房子,黄树叶宝宝住黄房子。(分批摆放树叶)3、小结:树叶宝宝又回到了妈妈身边,真开心。绿树叶宝宝住绿房子,黄树叶宝宝住黄房子,真好。四、帮助大树妈妈——在操作中进一步巩固分类。1、秋风吹,又有许多树叶飘落下来,帮助大树妈妈,给树叶宝宝按绿色、黄色分一分。(出示塑料篮子4个,2个黄色,2个绿色。)2、每个幼儿椅子底下放一个小盒子,里面放2—4片树叶。3、操作后简单讲评幼儿操作情况。五、延伸活动,激发继续探索的兴趣1、请幼儿按黄、绿两种颜色排排队。2、我们到外面去捡树叶,找一找还有哪些颜色的树叶宝宝。设计意图:和树叶宝宝问个好,使幼儿很快进入角色,并认知绿、黄树叶宝宝,为下环节做铺垫。角色扮演,使幼儿感受浓浓的.亲情,并初步感知了分类的意义。通过送回家的游戏让幼儿在情境中学习分类,满足幼儿的需要。在操作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对颜色的分类。延伸环节让幼儿继续保持对分类活动的兴趣和激发研究愿望小班数学教案篇3主题原有经验分析:在幼儿感受妈妈爱的同时,组织幼儿说一说自己的妈妈,唱一首爱妈妈的歌,做礼物送给妈妈,以此表达对妈妈的爱。教育活动的展开不仅让幼儿懂得应该听妈妈的话,关心妈妈,爱妈妈,更重要的是促进幼儿逐渐摆脱社会化进程中“自我中心”的思维状态,从关注自己到关注别人,从爱妈妈到爱喜爱他的其他人。活动内容:小班数学《这是妈妈的》活动目标:1、辨认妈妈的物品,表达对妈妈的关心。2、尝试对物品进行分类活动重点:辨认妈妈的物品,表达对妈妈的关心。活动难点:妈妈的物品有什么用途,让幼儿有意识的根据用途来进行分类。活动过程:一、观看展示区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发幼儿的兴趣,引导幼儿知道这些物品的名称以及用途,基础为下面的分类做好二、学习按物品分类让幼儿围坐着这些妈妈的物品性分类,只要幼儿说出原因,都要给予表扬鼓励。如颜色、用途等三、幼儿作业用书中的妈妈物品更具典型性,作业中弥补实物不足的差距。后续反思:幼儿对妈妈的物品有一定的认识,而且表现出非常浓厚的兴趣。当让幼儿说说自己的用品和妈妈的用品有什么不一样,有的说妈妈的化妆品和我们不一样,用的牙刷,穿的衣服、穿的鞋子等等,看来孩子们对自己妈妈的`用品还是非常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