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自相矛盾教案与反思3篇.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1.1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自相矛盾教案与反思3篇.pdf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自相矛盾教案与反思3篇.pdf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自相矛盾教案与反思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自相矛盾教案与反思第【1】篇〗《自相矛盾》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文,背诵古文。2.学会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可以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故事。3.通过古文的内容,说说“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教学重难点: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古诗,学会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可以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故事。2.通过古文的内容,说说“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教学方法:自主合作,讨论探究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1.同学们,你们都看过哪些寓言故事呢?(守株待兔、望梅止渴、画龙点睛······)同学们的课外阅读可真丰富呢!今天,让我们一起再来学习一篇新的成语故事《自相矛盾》来看一看说的又是什么故吧。2.板书课题,你知道“自相矛盾”是什么意思吗?你有哪些理解的方法呢?(查字典)教师补充:联系上下文、看插图、组词法、结合注释。二.一读古文,读通读顺。1.出示自读要求:(1)放声朗读古文,读准字音,自学生字词。(2)读通顺,会断句。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辅导。3.检查自学情况。(1)交流生字,重点指导“弗”的读音,“誉”的写法。(2)指名朗读,教师相机指导。(3)教师范读,学生练读。(4)采用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等形式进行朗读练习。三.二读古文,理解文意。1.大屏出示自读要求:1)默读古文,用上所学方法理解“坚”“利”“誉”等词的意思。2)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文句的意思。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辅导。3.小组交流,取长补短4.全班交流,引导提升。前两句:1)引导学生理解“鬻”“陷”等词的意思。2)楚人夸耀时,语气和动作会是怎样的?看插图想象并读出洋洋得意。3)他夸耀的时候,心理会想些什么呢?(如果让别人知道我的矛和盾都是世界上最好的,一定能卖个好价钱。)4)指名说说前两句的含义,教师相机评价。预设:楚国有一个卖矛和盾的人,夸赞他的盾是世界上最坚硬的盾,任何东西都不会刺破它;我的矛是世界上最锋利的矛,能刺破任何东西。后两句:1)指名交流“或”“夫”等词的意思。2)引导学生理解后两句诗的意思。预设:有的人说,用你的矛刺你的盾,会怎么样呢?这个楚人不知道说什么好。不会被刺破的盾和什么都能刺破的矛是不可能同时存在的。3)有人发出这样的疑问时,这个楚人会是什么反应?(目瞪口呆、不知所措、面红耳赤······)4)那个楚人问什么“弗能应也”?(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5)不可同世而立的是哪两种事物?为什么?(矛和盾,过分夸大矛和盾的作用,言过其实,所说的话向后相抵。这也就是我们文章的题目:自相矛盾)5.同桌互说这个故事,加上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看谁说得更有意思。三.三读古文,体会道理。1.同学们,理解了古文的含义,现在请同学们再读古文,细细体会,思考:这个语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2.学生自读并体会。3.同桌交流收获。4.全班交流。指名交流,教师相机指导:这件事情告诉我们做事情要实事求是,前后相应,不能自相矛盾。5.你身边是否发生过自相矛盾的事情呢?说一说。5.再读古文,采用不同的形式朗读,熟读成诵。6.练习背诵。五.小结。这节课,学习了《自相矛盾》这篇古文,通过看插图、联系上下文、结合注释等方法,理解了古文的含义,也明白了做事情要实事求是,前后相应,不能自相矛盾的道理。希望同学们做事要实事求是,不故弄玄虚,做个诚实的人。六.作业1.背诵这篇古文。2.搜集你喜欢的其他成语故事,课后交流。七.板书自相矛盾无不陷之盾物莫不能陷也坚不可同世而立利〖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自相矛盾教案与反思第【2】篇〗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会4个会认字和5个会写字。情感目标:通过阅读课文,理解寓言的内容。能够联系实际理解寓言所比喻的意思。能力目标:朗读并背诵课文。教学重点:读懂课文内容,理解寓意。教学难点:掌握结合注释及查字典理解重点字词的方法,进而读懂课文内容。教学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猜画谜,激发学生学寓言的兴趣。(出示一些经典寓言故事的)2.教师引导学生:低年级时,我们学过不少寓言故事,还记得吗都有哪些寓言就是以浅显而生动的小故事,向人们讲述做人、做事的道理。但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两则寓言故事与以往的表达方式上有些不同,是什么呢打开书,快速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