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內容:不適當污水處理所引起的問題石油及清潔劑對水中生物的影響富養化作用及藻類過量生長對水中生物的影響污染的指標性生物透過分析數據評估空氣及水的污染程度對環境方面的議題提出個人的觀點及對環保的價值觀有關減少環境污染的行動方案什麼是污水處理?污水處理是指透過一連串物理及化學的程序以除去污水中的污染物,減少污水在排放後對水生資源,或人類所享用的海洋及內陸水域資源造成的不良影響。不適當污水處理的例子:未經處理的家居及工業污水直接排放到海洋及河流只過濾污水中的污染物後便直接排放用不適當的方法去除污水中的污染物,如直接加入化學清潔劑持續污水排放石油污染的原因:油輪洩漏燃油船的油庫有破損沉船離岸鑽油台洩漏海底石油海底火山爆發及地震原油的特性清潔劑污染的影響:富養化作用富養化作用指水體含有豐富無機養分如硝酸鹽及磷酸鹽的現象富養化作用的成因:過量肥料經雨水沖刷,流入河流及湖泊人類和禽畜廢物含大量含氮化合物,它們會被轉化為氨和硝酸鹽污水中的清潔劑含豐富磷令水體含大量無機養分藻類過量繁殖的後果:藻類在夜間及陰天主要進行呼吸作用形成藻花→阻礙陽光進入水→防礙水底植物進行光合作用→氧含量大大減少當水中養分耗盡→藻類死亡→微生物分解屍體→消耗水中的氧水中生物窒息死亡,使水體發出難聞的氣味紅潮是其中個藻類過量繁殖的現象,令海水呈粉紅色、紅褐色或褐色一九七五年至二零零九年香港紅潮季節性分佈利用生物作為污染指標在自然生境中,生物的存活受特定因素所限制。有些生物可在嚴重污染的區域仍能生存,有些生物則對污染物十分敏感。因此,有時可根據某些能於特定環境中生存的生物,判斷該區受污染的程度,這些生物稱為指標生物。空氣污染的指標生物地衣由真菌和藻類結合而成的聯合體,生長在樹幹、岩石或泥上上。地衣內的真菌和藻類兩者之間互相依賴,這種互相依賴的關係屬互利共生。地衣對二氧化硫極之敏感,遇到二氧化硫時便會很快死亡。不同地衣品種對空氣污染忍受程度都不同,因此可以用來比較不同地點的空氣污染程度。地衣可跟據外形分為四大類,分別是殼狀、鱗葉狀、葉狀、及枝狀。其中,殼狀及鱗葉狀較易於市區附近見到,因其能忍受較高濃度的受污染空氣。污染物水質污染的指標生物糞生大腸桿菌淡水污染的指標生物:在淡水環境中,存在著許多的不同種類的水生生物,例如魚類、大型無脊椎動物、大型水生植物、藻類、細菌與病毒等。這些生物都可以應用作為評估水質之生物指標,它們的存活、群聚結構組成、生產率、行為與生理狀況,可以反映各類污染如有機化合物、殺草劑、殺蟲劑、重金屬、界面活性劑或是工廠排放物對於環境之傷害程度。污染程度目前世界各國均趨向於採用生物及生態方法來監測海洋污染,以補化學及物理參數之不足。為了利用最新的科學技術和更好地瞭解污染對本港生物的影響,環境保護署在二零零一年至二零零三年就利用生物指標系統監測海洋污染進行了顧問研究。為了使水質管理工作更加有效,該研究建議政府在實施其它水質監測計劃的同時進行生物指標監測。顧問研究建議使用13個生物指標進行監測,包括:魚的肝酵素貽貝溶酶體的完整性貽貝體內重金屬和微量有機物質的含量魚的肥滿度魚的肝指數魚的生殖線指數魚鰭糜爛的程度魚的皮膚增生情況腹足類生物的性變異底棲生物的多樣性指數底棲生物的對數正態分佈底棲生物的多寡和生物量比較底棲生物的多元統計香港的社會和經濟不斷進步的同時,其空氣及水質污染亦不斷增加。因此,環境保護署正積極對香港海洋水質及空間質素進行監控和檢測的工作。在這部份,我們將利用二零零九年香港空氣質素報告及二零零九年香港海水水質報告來分析本地空氣及水的污染程序。環境保護署主要利用四個指標來決定海水水質指標達標率,當中包括溶解氧量、總無機氮率、非離子氨氮量及大腸幹菌量。在這報告中,我們會選用較常接觸和易理解的溶解氧量及大腸幹菌量來分析。下列情況均會減低水中的溶解氧量:當水中含有大量細菌及微生物原油浮於水面藻類過量繁殖亦會令水中含氧量下降不可降解清潔劑留在水體中海水溫度上升大腸幹菌數目可反映水質受糞便污染的程度,因為大腸幹菌棲居於溫血動物如人類的腸及排泄物中。故當大腸幹菌數目增加,便顯示水質受糞便污染的程度增加。除了1987年外,本港水域的大腸幹菌量一直達標。1987年的大腸幹菌量未能達標很可能是由於海水受到糞便的污染如受到內地的污水影響,令大腸幹菌量上升。而本港本港水域的大腸幹菌量一直達標是由於香港設有污水處理廠,把污水中的糞便過濾後才排出大海,故糞便對本港海水所造成的污染不大。另一方面,本港的含氧量達標率一直未能達至100%,而1998年的達標率更只有50%,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