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含答案).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69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含答案).pdf

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3年12月月考历史试卷一、单项选择题(共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1.古史相传,尧年老时,根据推举和他对舜的考查,由舜继承其位。舜年老时,也用同样的办法将权力传给禹。这种部落联盟首领的选拔方式()A.盛行于新石器时代B.具有一定的民主色彩C.带来了阶级的分化D.导致家天下现象出现2.“舞”字的原始文字像一个人手持牛尾跳舞的样子,后来加上“舛”(双脚行),表现人手舞足蹈的样子(右图)。这说明()A.早期文字都与牛耕有关B.文字都从图画演变而来C.象形是造字的重要方法D.文字的创造要形神兼备3.“东流不尽秦时水,润泽天府两千年。”这幅对联赞美的古代伟大工程是()A.长城B.都江堰C.灵渠D.大运河4.据《汉书·食货志》记载,西汉初年,“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为此()A.陈胜、吴广起义B.统治者采取“休养生息”政策C.外戚、宦官专权D.汉武帝实习盐铁官营专卖5.历史学家夏曾佑在《中国古代史》一书中说:“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中国也。”其中“中国之政”主要指()A.皇帝制B.科举制C.郡县制D.中央集权制6.中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充满了“治世”与“乱世”的交替更迭。治乱兴衰的更迭,推动着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被誉为封建社会第一个“治世”的是()A.开元之治B.光武中兴C.贞观之治D.文景之治7.汉武帝把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每州部派专职监察官一名,代表朝廷监视州部内的地方官吏、豪强及其子弟。这个专职监察官的名称是()1A.丞相B.御史大夫C.太尉D.刺史8.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王朝的治世与盛世,作为历史画卷中的亮点,历来备受人们关注。“文景之治”和“光武中兴”的出现,其共同因素是()A.奖励军功,有军功者受爵B.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C.整顿吏治,严惩外戚宦官D.严刑峻法,以法家思想治国9.张骞的“凿空”之旅是汉武帝为了回应北方草原民族(匈奴)的挑战而有意识地进行的对外交往,但汉武帝始料未及的是,佛教以及与之相伴而来的艺术形式从而传入中国,深刻影响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及艺术生活。这段话表明张骞通西域()A.解除了北方匈奴的威胁B.标志着西域归属中央C.促进了中外文明的交流D.开创了西汉盛世局面10.《四库全书提要》记载,仲景之学“自宋以来,医学奉为典型,与《素问》《难经》并重,得其一知半解,皆可以起死回生……”。文中被“医学奉为典型”的“仲景之学”是()A.《伤寒杂病论》B.《论语》C.《黄帝内经》D.《道德经》11.“它给予贫困人民以一个‘死后天国’之期待”;“当方士走向民间的时代,正是东汉末季大饥馑、大疠疫的时代”。这段话旨在说明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产生()A.适应了社会发展的趋势B.体现了专制统治的强化C.迎合了苦难人民的心理D.见证了中外交往的成果12.两汉时期,有人要做全身麻醉的外科手术,能解决这一问题的名医是()A.华佗B.张仲景C.葛洪D.扁鹊13.汉朝时,如果派使臣出使大秦(古罗马),他从长安出发,沿丝绸之路西行,先后要经过的地点是()①西域;②河西走廊;③西亚;④欧洲。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①②④③D.②①④③214.根据下图的时间轴,计算一下,西汉王朝共存在了多长时间()A.211年B.193年C.194年D.210年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15、16题各12分,17题8分,共32分)15.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学习历史的方法很多,其中通过编写历史歌谣的形式,可以形象生动地重温和再现历史。下面是两首历史歌谣:歌谣一:前230—前211(年),歌谣二:雄才大略(②),秦灭六国大统一,善用人才把权集,(①)咸阳来登基,罢黜百家尊儒术,至高无上大权集,集权削侯分土地,地方推行郡县制,兴办太学学五经,全国统一度量衡。一统江山鼎盛期。(1)在歌谣一和歌谣二的括号中填上恰当的人物名字。(4分)(2)他们分别采用了诸子百家中哪一家学说来治理国家?(2分)(3)他们治理国家的结果如何?(4分)(4)结合歌谣及所学知识,找出两个人物的共同点。(2分)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河南省邓州市地处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的分界线上,约公元前21世纪,夏朝的第三个帝王——仲康,把他的儿子封到邓地始有邓国。周代邓国为曼姓侯国。楚文王十二年(公元前678年),楚国灭了邓国,邓地便成了楚地,取名“穰”,秦昭王十一年(公元前296年),穰地又成了秦的属地。秦昭王三十五年(公元前272年),秦初置南阳郡,穰、山都、涅阳属之。西汉时仍属南阳郡,辖今邓州市境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