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用户必看整理版】.docx
上传人:盼易****君a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7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小学语文教案【用户必看整理版】.docx

小学语文教案_195.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小学语文教案小学语文教案【通用】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3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小学语文教案篇1教学目标1、认识6生字,3多音字,会写8字,自主积累词语。朗读课文,能把郑和做舟的故事讲给别人听。2、了解课文内容,知道郑和是我国明朝著名的航海家,小时候就常常做小船,盼望着驾船出海远航。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教学难点1、把郑和做舟的故事讲给大家听。2、进一步练习写好左右结构的字。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时数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板书:做问:做什么?(发散)导语: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介绍的是谁?做什么呢?(补充课题,其中郑和的“郑”字加上拼音。)指名读课题。(二)初读课文,认读字音。1、自读课文,读完后标画出生字,并把它们读准确。2、小组学习:两个小伙伴为一组,互相读一读。如果你的小伙伴不会读,你要帮助他。3、反馈,读准字音。4、再读课文:把这些生字放回课文中,你还能读准确吗?自己试着再把课文读一遍,把字音读准确。读完后标画自然段。想一想,郑和是谁?课文第几自然段向我们介绍了郑和?(三)整体感知,指导朗读。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思考,你对郑和有了哪些了解?在反馈的同时指导朗读。2、(1)指导朗读第一句:让大家听出郑和是谁。(2)比较朗读第三句:他盼望自己能驾着船去远航。他多么盼望自己也能驾着船去远航啊!(3)感悟朗读第四句:他(常常)做些小船玩,还(经常)跑到造船的地方问这问那,把造船的方法记下来。通过括号里的词,你知道了什么?(4)朗读本段。导语:郑和是怎么做船的`?船做好后又是怎么做的呢?(四)抓住事例,理解感悟。1、指名读课文的二至五自然段。想一想郑和是怎么做船的,船做好后又是怎么做的呢?2、反馈:(1)你从哪儿看出郑和一心一意地造船?(2)指导朗读。读出郑和一心一意造船的语气。他一心一意地造船,常常忘了吃饭和睡觉。没用多少天,他就造出了三十多只小木船。3、小组学习:船造好了,郑和是怎么做的呢?下面请四个同学为一小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先齐读课文,然后说一说郑和是怎么做的,最后表演出来。4、采取读、说、演的形式进行汇报。在反馈时重点指导以下三处。(1)表演朗读:郑和高兴得又蹦又跳,嘴里喊着:“我的船下水啦!我的船下水啦!”(评读)(2)第四自然段。你有哪些词语不理解?在朗读中体会“一本正经”和“争先恐后”的意思,分角色朗读。)课件演示:理解“像一条长龙似的”。(3)分角色朗读二至五自然段。(五)引导升华。(1)齐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2)指导朗读。(3)你们喜欢郑和吗?为什么?(4)教师拓展:你们看,郑和从小就有远大的理想。长大后,郑和曾先后七次下西洋,最远曾达非洲东岸和红海海口,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六)把郑和做舟的故事讲给大家听。1、指导怎样讲故事:(1)有开场白。(2)向大家介绍故事的名字。(3)用口语化的语言。(4)与大家交流、加上动作、加上想象。2、讲故事。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检查复习。分角色朗读课文(二)学习本课会写字。1、复习部首:示字旁竹字头左耳旁宝盖头光字头2、今天我们要写的字,就带有这些偏旁部首。请同学们打开书,自己读一读这些会写字。如果有的同学忘记了读音,可以请教同组的小伙伴,也可以问老师。3、反馈会写字的读音。出示课件:祖亲常那等宣(认读)4、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进行自学。观察字形,形成初步的印象。5、重点指导:“等”字横画较多,第九画横要长一些,与竹字头平齐。启发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忆字形。(三)指导书写。(四)巩固练习。(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看偏旁写字小比赛。比一比,哪个组在规定的时间内写得多。竹字头:右耳旁:)1、读一读“我的词语库”中的词语。2、本课中你还喜欢哪些词语?抄写在“我的词语库”中。小学语文教案篇2教学目标:⒈认识11个字,会写8个字。⒉朗读古诗,初步了解古诗的大概意思。⒊背诵古诗。⒋了解诗的内容,体会汪论与李白之间的情意,体会母亲的伟大。教学重点:⒈认识11个字,会写8个字。⒉读背古诗,理解诗意。教学难点:感悟古诗所蕴涵的情感。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准备:生字词卡片,自己搜集有关李白的资料。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你知道哪些古诗?愿意背诵给大家听吗?(指名背诵)你知道李白的诗吗?愿意背诵给大家听吗?(指名背诵)今天我们再学习一首李白的诗。板书课题:《赠汪伦》学生读课题。二、初读古诗。⒈请借助拼音把这首古诗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⒉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听?其他同学认真听,检查一下他的字音是否读得正确。⒊学生再读古诗,把你初次看到这首古诗的感受读出来。⒋齐读古诗:注意节奏和读出自己的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