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教学设计执教者:梁德富武成小学2012年9月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教材分析】《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是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第四课。本课由三部分组成:一是观察小苏打和白醋;二是观察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的变化;三是探究两种物质混合后产生了什么气体。这三部分的内容安排的环环相扣,让学生们在观察中发现问题,并不断地进行新的探究活动。首先,让同学们观察常见的物质:小苏打和白醋,增进对它们的了解,为进一步观察两种物质混合后的反应做好准备。之后,为学生设计了一个悬念:猜测把两种物质混合后会发生什么变化?并让他们讨论怎样进行这一混合。通过猜测、讨论,更好地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很自然地进入了本课教学的探究活动。当同学们观察到有气泡产生时,就会很容易产生新问题:这是什么气体?就有了查明气体身份的欲望,这是教材设计了两个实验来检验产生的气体:一是把燃烧的木条放入杯中;二是将这种气体倒在燃烧的蜡烛上。(这也是本课的重点)通过实验观察,同学们对这种气体的特性有了了解,这时教科书以科学研究的态度,对这种气体进行了阐述,同时还把之于生活中常见的二氧化碳气体联系起来,以利于学生建构完整的概念。当同学们的一个好奇心得到解决之后,会马上想到:小苏打还在吗?剩下的液体还是醋吗?进一步引导他们深入探究。【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观察和探究小苏打和白醋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2、了解二氧化碳具有的特殊性质。3、组织学生经历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和阅读资料得出正确结论的探究过程。4、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懂得只有足够的证据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得出科学结论需要严密的逻辑推理。【教学重点】1、小苏打和白醋的混合实验的观察和阐述以及产生气体的判断。2、对于实验的合理推想和论证。【教学难点】检验小苏打和白醋发生变化后产生的物质。【教学准备】小苏打、白醋、集气瓶、盖玻片、蜡烛、火柴等。【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指导学生观察一种未知物品时应注意的安全常识:在不知道某种液体是什么的情况下,不可以随便尝、摸,指导学生用“扇闻”。二、观察小苏打和白醋1、师:今天老师为大家准备的材料都是安全的。老师给每个小组都准备了两种小苏打和白醋两种材料,请同学们用自己想到的方法进行观察,看哪个小组的发现最多!请各小组从桌下取出材料,开始!(学生对白醋和小苏打进行观察,教师参与观察,并予以指导)2、师:谁愿意把你们小组的观察结果介绍给大家?学生回答时,重点还要让学生说说是怎样观察的,如颜色,颗粒,气味等,指导有序观察。三、猜测两种材料混合后的现象1、师:大家观察得很仔细。生活中我们常常需要把几种物质混合在一起。如果把白醋和小苏打混合在一起,会出现什么情况呢?2、引导学生猜测,教师追问,让学生说说这样猜测的理由。四、讨论混合的方法1、师:如果把白醋和小苏打混合,我们可能有很多方法,今天老师为大家准备了白醋、小苏打、集气瓶(教师依次出示实物),用这些材料你打算怎样混合?把你的想法和小组同学交流一下,看哪个小组想到的方法多!(学生讨论,教师参与讨论并予以指导)2、师:你们想到了哪些混合的方法?谁愿意说给大家听?其他同学注意听,看他们的方法和你们的一样吗?3、师:白醋和小苏打分别放多少合适呢?都放完吗?学生发言,说出不同的混合方法。4、师:大家说出了这么多实验方法,你认为哪种最适合?学生回答后,教师肯定学生讲到浪费材料的问题,随机点出,白醋与小苏打化合的比例大致以3:1为好,当然,为了观察到更多的实验现象,可以把小苏打或白醋分次放入,进行观察。5、简单介绍我们的实验材料。(提醒:有水的烧杯用来放烧过的火柴棍)学生实验1、师:请大家按照自己选定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将实验现象记录在表格中,比一比哪个小组观察的仔细,发现的多!2、课件出示实验步骤:2.1、取一只集气瓶,小心的往集气瓶里倒三匙醋,再倒入一匙小苏打。马上盖好盖子。2.2、观察有什么现象产生,随时记录实验现象。2.3、触摸集气瓶/塑料瓶外壁,先摸上部,再摸下部,有什么感觉。注意事项:.实验结束后,整理好实验用品。.在实验报告单中记录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的现象。.学生有计划的进行实验,小组分工明确,每个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实验。教师指导学生观察、记录现象六、汇报交流实验现象1、师:请各小组材料员把材料放回原处,汇报员把你们的发现介绍给大家?2、学生汇报后,师追问:你们是按照实验方案进行实验的吗?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指出:科学家有时也会根据需要对实验方案进行调整。哪些小组在实验时也对自己的方案进行了调整?3、师:在实验过程中还有什么疑惑?产生了什么气体1、师:大家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问题,今后我们还会继续研究。刚才在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