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八课财政与税收第二框征税和纳税一、教育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税收的本质、基本特征及其相互关系;了解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的内容及其作用;懂得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了解社会主义税收的实质;增强理解能力和实践参与能力。2、过程与方法从“税”字的构成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从现象到本质,由一般到个别,掌握税收的相关知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同我国税收的性质,拥护社会主义国家关于税收的法律和政策;牢固树立纳税光荣的信念,并自觉遵守税法,依法诚信纳税;树立公民意识和主人翁意识。二、教学重点税收的本质及其基本特征;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三、教学难点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四、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讨论法,讲授法五、媒体用具多媒体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上一框财政收入的组成,说明财政收入的组成,其中最重要的来源是什么。学生回顾:税收是财政收入的最重要的来源。教师;由此可见,税收对国家财政的重要性。本堂课,我们就来共同学习税收的相关知识。(二)讲授新课:第二框征税和纳税一、税收及其种类1、税收的含义教师活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68页虚框内材料,并思考所提问题。学生活动:阅读材料,积极思考,回答问题。教师点拨:从税字的构成上可以看出,古代的税就是送给国家的农产品,无论东方还是西方,税收的共同点就在于,都是交给国家的财富。请大家想一想,交给国家的税收财富有没有直接的补偿?国家凭什么让人们不得不交这部分财富?国家收取的这些财富有什么作用?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回答问题。教师总结:税收是没有直接补偿的,但是为了实现国家的各项职能,国家必须收取一部分社会财富,形成国家财政收入。为此,国家依靠政权的力量,强制收取这部分收入。(归纳出税收的本质)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教师;从税收的含义中我们可以分析,税收应该具有什么特点?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回答问题。教师总结点拨。2、税收的基本特征及其相互关系(1)强制性教师活动:强制性是税收区别于其他财政收入的主要标志。请看教材69页“相关链接”,了解一下我国税法的有关规定。(2)无偿性国家取得税收收入,既不需要返还给纳税人,也不需要对纳税人直接付出任何代价。教师活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69页虚框内材料,并思考所提问题。学生活动:阅读材料,积极思考,回答问题。(3)固定性国家在征税之前就以法律的形式,预先规定了征税对象和税率,不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不能随意改变。教师活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69页第五段,分析归纳三个特征之间的关系。学生活动:阅读教材,积极思考,回答问题。教师总结点拨。3、我国税收的种类教师活动:请同学们想一想,你知道我国有哪些具体的税收项目?学生活动:认真思考,积极发言。教师总结:税收分为不同的种类,每个税种都有特定的纳税人、征税对象和计税标准。根据征税对象划分,目前我国税收分为五大类,共二十多种。请大家阅读教材69页“名词点击”,了解一下五大类税收的特点,看看它们都是针对什么对象征收的。学生活动:认真阅读思考。教师活动:在这些税收种类中,影响最大的是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下面我们重点学习一下这两种税收。(1)增值税增值税属于流转税,是以生产经营中的增值额为征税对象的税收。纳税人是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教师活动:请大家阅读教材70页,思考回答增值税的意义。学生活动:阅读教材,积极思考,回答问题。教师总结点拨。(2)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是国家对个人所得征收的税收。纳税人是在我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一年,从我国境内外取得所得的个人,以及在我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居住不满一年而从我国境内取得所得的个人。教师活动:请大家阅读教材70页,了解个人所得税的应税项目。学生活动:认真阅读思考。教师活动:请大家阅读教材70页,思考回答个人所得税的意义。学生活动:阅读教材,积极思考,回答问题。教师总结点拨。二、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1、我国社会主义税收的性质在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因此,每个公民在享受国家提供的各种服务的同时,必须承担义务,自觉诚信纳税。教师活动:请大家结合生活实际,思考讨论我们享受了国家提供的哪些服务?学生活动:讨论。教师总结点拨,加强思想教育。2、违反税法的四种行为教师活动:请大家阅读教材71页,比较区别违反税法的四种行为。学生活动:阅读教材,积极思考,回答问题。教师总结点拨,加强思想教育。3、增强公民对税收征管和使用的监督意识公民要增强对国家公职人员及公共权力的监督意识,以主人翁的态度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