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克地理学习的“瓶颈”—读图.doc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6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攻克地理学习的“瓶颈”—读图.doc

攻克地理学习的“瓶颈”—读图.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攻克地理学习的“瓶颈”—读图滋泥泉子学校闫玉玲地理学科,除了文字资料外,还有各种地图、景观图、描绘图、示意图、结构图、统计图等,多年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我发现教会学生读图对学习地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各种图中,有的与课本文字部分密切配合,有的“以图释文”,有的“以图代文”等,尤其在空间概念的形式、空间规律的掌握、空间因果关系分析上,地理图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攻克地理学习过程中的“读图”环节是学好地理的关键。一、注重读图步骤教师要注重读图步骤的训练,使学生养成读图好习惯,这就要求从教材入手,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要求学生拿到一幅图,一读图名,即这是幅什么图?二读图例和注记,即图中的符号表示什么地理事物?三读有无坐标轴,若有坐标轴,要看清横、纵坐标分别表示什么?四读取图表中表达了哪些地理信息?这几个步骤是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图习惯,这是提高读图能力的基础和关键。二、注重变换看图的角度看图一般总要进行几遍,要适当变换看图的角度。比如,在一张世界政区图上,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学习地理知识,如学习经纬线时,可以从图上观察经线、纬线、认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本初子午线、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等有特殊意义的“线”;学习国家和地区时,可以去找一找这些线经过了哪些主要国家。学会变换角度观察地图,就可以避开暂时不需要的“干扰”,提取需要的信息。三、注重看图的整体性在看区域地图时,不能孤零零地看一条“线”或一个“点”,而要进行组合观察,扩大到一个“块”或一个“面”。如看中国铁路分布图(以京九线为例),要沿线观察途经哪些地形区?主要河流?省区市?农业基地等等。再如看一个城市的地理位置,要顾及它的“左邻右舍”的相对位置。这样整体性看图有助于形成地理事物空间位置、空间分布的正确观念。四、注重绘图绘图是读图过程的“动手操作环节”,而在学习中往往被忽略。在地理课中教学生绘图,必有事半功倍效果。如教“地球仪”时,通过教学生绘制地球仪,来掌握经线、纬线、地轴、回归线、极圈等地理名词。又如教学生“七大洲四大洋”时,教学生自绘“七大洲、四大洋”示意图,要求学生按课后要求勾勒出图之后,再要求学生选取一个洲,将其轮廓细致地描出,很多同学画得几乎与课本上的地图一样,颇有成就感,这样在无形中调动了学生绘图的积极性。一般来说,地理图像蕴含的信息有两类,一类是外显的信息,即从图像本身能看到的,另一类是隐性的信息,是需要经过对外在的显性信息加工后得到的某些结论。在课堂教学中,首先引导学生读出显性信息,然后整合图中信息,分析问题、自我探究。读图能力是地理课程中的一项重要的地理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非一朝一夕就能达到,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用图来引导学生,需要课堂内外长期潜移默化地影响,渐渐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图思维和用图习惯地理图像是地理知识最重要的载体,是地理信息的来源,学会分析图像的对于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地理现象或问题有很大的帮助。任何一门知识的学习最终都是为了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总之,学会阅读和运用常见的地图等图像系统,不仅是一个中学生学习地理的一项基本技能,还是一个现代公民必须具备的技能,不仅对学好地理知识很有必要,而且对以后从事各行各业、读书看报、外出旅行都有很大的用处。良好的读图能力将会令学生终身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