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国对外经济形势潜浅析一、国际贸易分析依据:1、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假设甲、乙两国生产A、B两产品,为更好理解,我们假设甲国为发达国家,乙国为欠发达国家,A为高能耗、低附加值产品,B低能耗、高附加值产品,甲、乙两国各用600小时生产A、B两产品。各国生产各种产品数据假设如下:单位产品工时及能源耗用A产品(高能耗,低附加值)B产品(低能耗,高附加值)单位产品工时单位产品能耗单位产品工时单位产品能耗甲国(发达国家)7.004.0016.004.00乙国(欠发达国家)8.005.0025.005.00在没有贸易的情况下,甲、乙两国产品产量边际如下:甲国边际组合乙国边际组合A产品85.7175.00B产品37.5024.00⑴没有贸易情况下的产品边际组合如下图所示:⑵在国际贸易分工的情下,按比较优势理论,甲生产A、B产品有绝对优势,但乙国对生产A产品有相对优势,所以甲国应生产B产品,乙国生产A产品;在此分工下,甲生产37.5单位B产品,乙国生产75单位A产品;假设甲乙交换结果如下表:甲国可消费乙国可消费合计A产品40.0035.0075.00B产品22.5015.0037.50各国可消费量如下图所示:由上图可见,在国际分工,在此交换条件下甲乙两国的福利都有所提高;但当相互交换的条件将景响两国的福利条件,⑶假设交换条件谈判时,甲国具有谈判优势,其认为其他生产A产品只需7个工时,只能按7个工时定价,而对于B产品按,甲国知道乙国生产成本而按乙国的25个生产工时定价,则A、B两产品交换比较为25:7,则两国交换后可消费产品如下表:甲国可消费乙国可消费合计A产品40.0035.0075.00B产品26.3011.2037.50各国可消费量如下图所示:由上图可见,在此交换条件下,乙国福利下降,甲国福利上升;我国的稀土出口是这类交换的典型代表;⑷若乙国工资水平只有甲国水平一半,两国按生产成本交换则A、B产品将按4:1进行交换,交换后各国可消费如下表:甲国可消费乙国可消费合计A产品40.0035.0075.00B产品27.5010.0037.50各国可消费量如下图所示:由上图可见,在此交换条件下,乙国福利下降,甲国福利上升;因发达国家工资水平远高于欠发达国家,因此发达国家与欠发达国家之间的消费品贸易基本以此种类似交换条件进行。⑸假设乙国在国际交换中有谈判优势,其知晓甲国的生产成本,B产品按16个工时定价,而A产品按国内的生产成8个工时定价,则A、B产品按16:8交换,交换后各国可消费如下表:甲国可消费乙国可消费合计A产品40.0035.0075.00B产品17.5020.0037.50各国可消费量如下图所示:由上图可见,在此交换条件下,甲国福利下降,乙国福利上升;OPEC国家的石油出口及巴西、澳大利亚的铁矿石出口是这类交换的典型代表;⑸能源消耗比较:甲国乙国无贸易无贸易无贸易产单位国际分单位无贸易能国际分工能耗边产量边量边际能耗工能耗能耗耗边际能耗际际A产品85.714.00342.8675.005.00375.00150.00375.00B产品37.504.00150.0024.005.00120.00由上表比较可看出在国际分工的条件下乙国能耗达最大值,甲国能耗达最小值;经以上分析我们可得出结论如下:在自由贸易国际分工可扩大总福利,发达国家资源耗费降低,欠发达国家资源耗费上升,参与国单个国家福利能否提升取决于该参与国在交易中所处的地位;2、进出口产品类别分析比较及贸易方式比较分析:假设甲国进口中间产品及原材料,经过加工出口消费类产品;乙国出口中间产品及原材料,进口消费类产品,两国实现贸易平衡,则两国的情况如下:甲国:进口原材料120美元,加工成消费产品150美元,其中出口120美元,30美元国内消费乙国:出口120美元原材料,进口120美元消费产品;从上述简单比较可以看出:甲国:增加了国内就业,GDP增加了30美元;即可用于国内消费增加30美元,从而实现经济增长,改善国民生活;节约本国资源利用;乙国:付出120美元的资源,国内消费没增加,GDP没增加,通过开发资源实现经济增长,随着资源枯竭国民经济将急剧恶化。因此在国际自由化下应进口原材料及初级产品加工成工业制成品及消费类产品进行出口,日本是典型代表国家;二、我国加入WTO对外经济关系数据统计及我国主要对外经济关系特点:1、主要统计数据:a.2010年进出口主要国别统计(亿美元):出口最终目的国金额进口原产国(地)金额(地)总值15,779.30总值13,948.30其中: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