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以及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晚上好!七月流火,烈日炎炎,正是这样的盛夏时节,在学院台书记的关心,和团委老师的指导下,我院“赴巢湖市环巢湖科学发展调研与服务”重点团队60余人,在2007年7月12日~~7月31日20天的时间内,广泛开展科学发展观宣传、调研、服务等活动,用自己火红的青春为巢湖科学发展献计献策,贡献力量。今天我的汇报内容将分以下几个方面介绍:一、领导重视,老师带队。学院领导对我们团队非常重视。台书记亲自策划,并将我们团队确定为我院“2125”工程中两支重点团队之一。院团委老师两次奔赴巢湖市居巢区垌炀镇洽谈共建事宜,几经磋商之后,双方最终达成一致,并由居巢区团委亲自发文。在物电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动员会上,校组织部孙部长亲自为我团队授旗。7月12日,学院花费2400元专门租用了两辆大客车,台书记亲自带领60余名实践队员奔赴巢湖。炎炎夏日,台书记还送去西瓜给同学们消暑;院团委汪老师、陈老师亲自带队,全程跟踪实践活动。二、准备充分,组织有力。学院从几百名志愿者中选聘了品学兼优的60余人组建了三个小组。全院团员共捐赠图书1000多册,用于援建“共青书屋”我们的队员抽取期末考试宝贵的空隙时间,不顾酷暑,放弃休息,投入前期准备工作。特别是30多名学生演员,相当辛苦,为了把节目演好,他们坚持每天排练。舞蹈演员吴晶同学不慎被开水烫伤,连走路都很困难,但为了保证演出质量,她坚持带病上场,从10分钟到15分钟,20分钟,半个小时……一点点增加训练时间,没有拉下任何一次排演。三、内容丰富,效果突出。7月12日早上5点,我们背上行囊,怀揣理想,踏上了暑期社会实践的漫漫征程。我们在巢湖的实践活动包括:实践基地签约,科学发展观宣传,科学发展观调研,科学发展观服务四项内容。7月12日,在巢湖市居巢区烔炀镇大礼堂,我们举行了“安徽师范大学物电学院与巢湖市居巢区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基地的签约仪式”。院台书记和烔炀镇唐书记作为双方代表签署了社会实践基地的共建协议,将烔炀镇社会实践的基地协议化,为我院同学服务“三农”、走向社会提供了长期保障。二十天的时间内,我们在濒临巢湖的忠庙、黄麓、烔炀等九个乡镇陆续开展了“我和环境友好,携手保护巢湖”万人签名活动,向沿湖居民和企业散发环保巢湖倡议书5000余份。此次环保宣传,所涉及人数之多,范围之广,影响之深可谓创造了大学生社会实践一大壮举。这位姓李的老人是我们在烔炀碰巧遇见的,环保老人被我们环湖宣传的计划深深吸引,表示自己也要为巢湖的未来贡献一份力量,此后每次宣传他都主动参加,连续跟随我们跑了6了乡镇。年过半百的老人像同学们一样耐心的向群众解说展板,引导签名……在巢湖周边地区,我们进行了“巢湖地区农村留守儿童调查”、“环巢湖企业排污状况调查”、“巢湖蓝藻现状调查”等三项科学调研活动。同学们发放调查试卷1000余份,并深入实地勘测了沿湖企业的污水排放和处理情况,先后在巢湖二十三个地段采集水样。在巢湖市环保局实验室里,大家和监测站工作人员一起参与了巢湖段湖水的检测工作。环保局工作人员对我们提供的高质量的水样赞不绝口,他们说道:“像这样的水样采集,涉及的采集点之多,地域之广,实在是很不容易,感谢给我们提供了对于巢湖水质有效而详实的资料啊!”我们的科学发展观服务包括:赠送图书、文艺下乡、义务维修、义务支教、爱心结对、学习讲座等。全体团员捐赠的1000册图书成功的在烔炀镇投入援建“共青书屋”。精彩的文艺慰问演出给广大村们带去了欢声笑语。结合专业优势,我们的服务还包括了电子协会参与的义务维修与科技支农。十余名技术骨干先后在巢湖市烔炀、黄麓、中汉等镇为当地居民维修家电120余件,深受乡亲们的欢迎。为了帮助留守学生成长、成才,我们在烔炀小学开设了“留守儿童快乐学习辅导班”。很多小朋友都是初次接触“快乐学习”的概念,他们平生第一次学会了唱英语歌曲、做数学游戏,跳外国舞蹈……太多的“第一次”拉近了老师和小朋友们的距离,他们在自己的日记里写道:“我是真心的喜欢这些大哥哥、大姐姐,他们十分热情,带给我们好多新鲜的知识,我每天都迫不及待的想赶到学校和他们相处,我发现自己爱上学习了……”。对于特别需要帮助的留守儿童,我们从中挑选出10名比较特殊的小朋友,组织了“一帮一”爱心结队小组,决定通过长期的帮扶来让这些孩子们度过学习和生活上的难关。我院物理和电子专业的第一名翁俊桀和王曼同学,就高中物理和数学的学习方法和应考策略举办了两场专题讲座,多功能厅的200多个座位被挤得水泄不通,原本计划一个半小时的讲座,延续了将近三个小时。四、社会关注,媒体报道。我们在巢湖的系列活动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一致好评。临走告别时,96名学生家长联名写来感谢信。还有一名远在深圳的农民工家长特地发来特快专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