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目录1、说明2、编制依据3、概述4、项目立项的必须性和可行性5、建设项目的选址内容、性质、规模、单位面积造价、投资概算、资金构成、建设标准及环境要求6、节能方案分析7、环境保护8、项目建成后的社会效益9、结论附:村经济合作社文化综合楼用地规划红线图第一章说明项目名称:项目申报单位:项目责任人:项目性质:新建项目建设地点:图中A所示为牛辽背图中A所示为牛辽背地形现状图地形现状图第二章编制依据2.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2.2《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2.3《广东关于加快文化强省建设的若干文化经济政策》2.4《广东省“十二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2.5《**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综合改革实施方案(2012-2014年)》(市委办〔2012〕12号)第三章概述企岭村位于**镇南部山区,距**镇街道8公里,南临石鼓水库,北至企岭村中心,东至仁深高速,西至东莞谢岗。就地理位置而言离镇文化中心较远和偏僻,辖1个村民委员会,1个村民小组,全村经济合作社共23户,在全村分散居住。长期以来,坚持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群众文体活动,但因没有固定场所,只有临时设施简陋、器材短缺,办公和活动条件落后,严重制约着全村文体事业的健康发展,由于村绿色经济发展,农户靠种植荔枝和龙眼为家庭主要经济收入,宣传和销售农产品成为农户的最大障碍和瓶颈,信息闭塞、文化传播迟滞现象严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全村民族文化的繁荣发展和先进文化的传播,群众文化需求得不到满足,农产品需求和销售得不到解决,阻碍了群众开展文体活动和经济发展的积极性。村具有特色浓郁的民族民间文化、美食文化和灿烂的农耕文化、古道文化,开展群众文体活动具有优厚的自然和历史条件,但由于历史和自然等多方面的原因,现有的文体活动场所和设施已远远不能满足山区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尤其是企岭村牛辽背绿色经济强村的突出地位与文化功能落后的反差太大,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特别是随着集镇人口的增多和集镇规模的不断扩大,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需求渴望强烈,按照**“十二五”规划战略和精神,结合**镇建设规划,综合协会加农户的绿色经济产业发展道路,文化体育活动场所的规范化建设势在必行,新建企岭村牛辽背经济合作社文化综合楼迫在眉睫。第四章项目立项的必须性和可行性4.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解决“三农”问题,是全党和全国的重中之重。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需求的有效途径,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实现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精神,切实加强农村基层文化设施建设,推进建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经过五年的努力,基本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规律的农村文化建设新格局。根据文件要求,结合我村实际,建设村经济合作社文化综合楼,引导农民种植、生产、销售,进行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促进了企岭村乃至周边地区荔枝和龙眼产业的发展。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本合作社已形成培育荔枝苗、种植荔枝,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产业链,为社员及周边农户提供优质荔枝种苗,对其技术指导,收购周边农户荔枝,加工成荔枝干、荔枝酒、荔枝月饼、荔枝蜜等,为周边农户解决了荔枝的销售问题。建立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使企岭村牛辽背荔枝达到国家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的要求,与国际市场接轨。在有效的管理和生产下,极大地激发了该村果农的种果积极性,使种果面积不断扩大,产量不断增加,促进了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商品化。极大地促进了沥林经济的发展,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真正让农户更注重挖掘自身的资源优势,广交天下良朋,结识四海宾客,吸纳八方财富,让更多的人了解沥林企岭村牛辽背、热爱沥林企岭村牛辽背、投资沥林企岭村牛辽背;真正让山区群众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的问题得到基本解决。使我村文明程度和山区农民素质整体提高,推动沥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全区加快建设和惠州市进入珠三角第二梯队做出新的更大贡献。促进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等方面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4.2项目建设的可行性早在前几年,镇党委政府就在镇中心地段建商业文化广场,以适应沥林经济和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