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二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教学案例——良好的饮食习惯单位:周至县二曲镇东街小学姓名:苟苗学科:小学《品德与生活》课例名称:《良好的饮食习惯》执教教师:苟苗课型:活动性学习年级:二年级(上册)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良好的饮食习惯》一课是未来版《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吃的学问”中的主题之三。本主题的目标侧重于使学生初步了解粮食的生产过程,体会粮食来之不易,引导学生对日常饮食习惯进行思考,培养学生爱惜粮食的行为习惯,从而激发学生尊重劳动人民的情感。同时明白养成良好的文明用餐习惯的重要性,并学会基本的文明用餐行为。(二)教学理念: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饮食习惯是和儿童生活密不可分的。教师应该通过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活动,帮助学生对食物的不同的营养成分初步形成较为系统的认识。良好的饮食习惯有助于儿童的膳食平衡,也有利于儿童良好道德品质与文明行为的形成。(三)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粮食的生产过程,培养学生节俭意识。(2)了解有关饮食健康的常识,逐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3)使学生了解一些就餐礼仪。重点:初步了解有关饮食健康的常识。难点:逐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四)板书设计:良好的饮食习惯:(不挑食不偏食不暴饮暴食少吃零食荤素搭配)(爱惜粮食文明就餐)(五)教学环节:活动一:欣赏配乐动画诗《悯农》,引出文章《一个馒头的自述》。1.同学们,欣赏了刚才这首诗后,谁能说出我们吃的馒头是怎么来的吗?2.欣赏课件:听配乐朗诵《一个馒头的自述》:小朋友们好!我是你们最常见的又白又胖,人见人爱的小馒头。知道我是怎么来的吗?首先,农民伯伯把我从千千万万的种子中挑选出来,当深秋来临的时候,再把我和我的伙伴播撒到了农田里。一场秋雨过后,我钻出了泥土,长出了新芽,变成了一株葱绿的麦苗。再经过一个冬天大雪的滋润之后,来年春天,农民伯伯非常周到地照顾我,一次次地给我施肥、除草、保水让我茁壮成长。瞧:他们弯着腰,弓着背,从早忙到晚。然后当夏天来临时,我成熟了,沉沉的麦穗压弯了我的腰。麦田里一片金黄,看:农民们拿着镰刀在地里一颗一颗地收割,汗水湿透了他们的衣服。接着他们把成捆的麦穗在谷场上已碾,再经过吹风,日晒之后,我就变成了一粒粒麦粒,跳进了箩筐。最后,我们被送到了磨坊。经过加工,我们脱下了金黄的外衣,变成了雪白的面粉。再经过发面、揉面、上锅蒸等环节之后,我就变成了小朋友们都爱的又白又胖、人见人爱的“小馒头”了。哈哈!这就是我——一个馒头的由来。3.小组内合作讨论:一个馒头是从哪里来的?(出示卡片)(挑种子、翻地、打垄、播种、浇水施肥、除害虫、收割、脱粒、晾晒、加工白面----馒头。)(设计意图:以卡通的形式----一个小馒头的自述吸引学生,淡化了说教,让学生在情感上获得真切的体验,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让学生初步体会到粮食来之不易,为后面的活动预设一个铺垫)活动二:游戏体验,感知粮食来之不易。1.谈感受:听了一个馒头的自述,你有什么感受呢?2.过渡:是啊!一个馒头从麦种播下到吃到馒头,这中间要经过很多道工序,同学们想不想亲身体验一下这其中的过程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做一个“锄地游戏”。3.出示游戏规则,明确要求。4.游戏活动。5.活动后谈感受:请谈谈锄地的感受。激发情感:锄地只不过是农民种植粮食作物中一个过程、一个动作。同学们却已经感觉有些累了。想一想,从播种到收割,农民要付出多么大的辛劳啊!6.课前老师让小朋友收集了爱惜粮食的古诗和谚语,下面我们来交流一下,并谈谈你对收集的古诗和谚语的理解。小结:同学们说得真好。说明我们小朋友都懂得每一粒粮食都是农民辛辛苦苦种出来的,都来之不易的道理。(设计意图:本环节意在通过游戏体验和交流自己所收集的资料等探究活动,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粮食都是农民辛辛苦苦种出来的,都来之不易的道理,从而激发学生尊重劳动人民的情感和珍惜农民的劳动成果。)活动三:联系实际,规范行为(了解不良饮食习惯带来的危害)。师:可是有的小朋友却没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你们瞧!同时出示书中的三幅图。问:想想他们为什么会变成这样?1.图一:这个“小豆芽”,苦闷极了,他该怎么办呢?师:他这是营养不良,应该多喝牛奶,多吃鸡蛋,什么营养都要补充,不可以挑食。2.图二:这小胖子呢?师:控制饮食和增加体力活动,平时要少吃零食、甜食和含糖饮料。多吃新鲜蔬菜,尤其是绿叶蔬菜和水果。板书:(少吃零食)吃零食使肚子产生饱胀感,食欲会大受影响,平时多吃正餐时饭不吃就会造成营养不良。我们平常在校门外所吃的零食大部分都缺少维生素和矿物质,被称为垃圾食物。垃圾食品百害无一利。3.图三:这小子怎么啦?师:暴饮暴食为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