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12课《古诗三首 》教案(表格式).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2.2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12课《古诗三首 》教案(表格式).pdf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12课《古诗三首》教案(表格式).pdf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12课《古诗三首》教案(表格式)课题12古诗三首课型:精讲课文主备人:二备人:1.引导学生掌握“乃、熏”等5个会认字和“祭、乃”等8个会写教学字。目标2.能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三首古诗,默写《示儿》。3.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这三首古诗,默写《示儿》。重难难点结合注释和相关资料,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情怀。点第1课时一、整体通读,把握诗境。1.自由读两首古诗,要求读正确、读通顺。读后借助教材注释。试着说说两首诗的大概意思。(教师板书诗题:示儿题临安邸)2.指两名学生朗读古诗,一人读一首,听听是否读得既正确又通顺。3.全班齐读两首古诗,边读边想:这两首古诗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教学(读后交流)过程课件出示:相同:1.作者都是南宋的诗人。2.都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不同:1.《示儿》是诗人临终前写给儿子的;《题临安邸》写的是诗人对统治者的辛辣讽刺和无限愤慨。2.《示儿》直接诉说自己的心事;《题临安邸》则是借景抒情。二、分步解读,品悟诗情。(一)学习《示儿》。师:同学们,这首诗发自肺腑,如血如火,如泣如诉,悲愤交集,真挚感人,堪称“千古绝唱”。1.了解作者及背景:课件出示: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他的诗有九千多首留存下来,内容极为丰富,大多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批判当时统治阶级的屈辱求和,风格雄浑豪放。了解背景:宋高宗赵构建立南宋,为官者贪图荣华富贵,对外求和,大好河山落于金兵铁蹄之下,难以收复。2.指名朗读《示儿》,读后说说题目的意思。(提示:“示”的意思是告诉,告之。“示儿”是写给儿子看的诗。)课件出示;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3.借助注解,一行一行地解读:诗人临终前对儿子们说了些什么?(适时点拨:理解“元、但、乃”的意思。)交流归纳:死后无牵无挂;挂念国家没有统一;盼望早日北定中原;祭奠时告慰统一的消息。4.逐句缩减,理解遗愿。(1)如果陆游只能对儿子们说三句话,留下哪三句?(2、3、4)(2)如果只能说两句话,留下哪两句?(3、4)(3)如果只能说一句话,留下哪一句?(4)(4)陆游的遗愿是什么?(“告乃翁”,即在九泉之下也要知道“北定中原”的消息。)5.还原语境,沿情设问。(1)一个人临终前,在自己的儿女面前,一般会留下什么样的遗言?而陆游的遗言有何不同?乾道二年,他因主张抗金而免职。四十六岁入蜀,六十六岁后遭弹劾罢官,退居山阴达二十年。以此来体会陆游“国”重于“家”“国家至上”的伟大情怀,而这种情怀是非常人所能做得到的。(2)一个人知道自己将要辞世,心情一般会万分悲哀,而陆游的“悲”有何不同?以此体会陆游“悲”情背后的复杂情感:为“不见九州同”而“悲伤”;为“王师北定中原日”而“悲壮”;为“家祭告慰”而“悲欢”。(3)既然说死后万事皆空,为何独独要“悲”?(从这“空”与“悲”的矛盾冲突中,感受陆游超越个人生死、超越个人情感、超越家庭悲欢的伟大情怀。这个“悲”是民族之情,是国家之爱!这种精神令人肃然起敬!)(4)既然人死后万事都不可知,为何还要“告乃翁”?(从这一“不可知”与“告乃翁”的矛盾冲突中,感受陆游对收复中原、统一国家的志愿矢志不渝、至死不改、终成遗愿的伟大情感,九泉之下仍然不忘北定中原,此情感天动地、可泣鬼神!)(5)有感情地诵读诗句。6.拓展延伸,升华情感。(1)诗人从20岁,一直盼到85岁。这65年间的每一天,诗人作为北宋遗民是怎样度过的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诗人的另一篇佳作。课件出示: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2)让学生闭上眼睛想一想,并提问: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情景?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你的心情怎样?这是怎样的泪?(这是老人失去孩子的泪,是妻子失去丈夫的泪……生灵涂炭,妻离子散,家不成家,国不成国,这是人民的血泪。陆游在“望”也在“盼”,一年又一年,陆游已到85岁的垂暮之年,可他还在“南望王师”!)课件出示: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他盼来了自己的军队吗?(没有。人们在苦苦等着,盼着,希望朝廷的军队能够北上抗金,收复失地。可是,多少个日子过去了,中原沦陷,九州破碎,陆游等不到祖国统一这一天了。)(3)诗人就是这样,在眼泪中,一年又一年地盼望着,直到临终之际,还念念不忘祖国的统一。(板书:难以瞑目盼望统一)此时此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