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讲义按PK/PD分类依据PK/PD抗菌药物分类(一)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二)浓度依赖性抗生素青霉素类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一)天然青霉素类(三)广谱青霉素(二)耐酶青霉素3、磺基青霉素主要有磺苄西林特点:抗菌谱与羧基青霉素相似,但对于绿脓杆菌和金葡菌作用略强于羧苄西林。4、酰脲类青霉素包括呋苄西林、哌拉西林、阿洛西林、美洛西林;目前认为就是临床应用最有价值得一类青霉素。特点:(1)抗菌谱广;(2)抗菌作用强;(3)对青霉素G敏感得细菌作用与青霉素G相似,对肺炎链球菌得作用优于青霉素G和氨苄西林;(4)对常见得敏感性G-杆菌作用相似或优于氨苄西林;(5)对绿脓杆菌有强大抗菌作用;(6)具有较好得膜穿透作用;(7)与PBP-1、PBP-2及PBP-3均有较强结合作用;(8)对β-内酰胺酶不稳定,但相对稳定性超过其她类青霉素。目前国内/省内广泛应用得就是哌拉西林。(氧哌嗪青霉素)头孢菌素类I代特点:1、G+抗菌作用强:Ⅰ代>Ⅱ代>III代2、对金葡菌产生得β-内酰胺酶稳定性:Ⅰ代〉Ⅱ代>III代3、对阴性杆菌产生得β-内酰胺酶不稳定4、对绿脓杆菌与厌氧菌无效5、有不同程度得肾毒性其中,头孢唑林(先锋霉素V号)得应用价值最高。优点:(1)对G-均抗菌活性相对最高;(2)等克分子浓度时血清浓度最高;(3)半衰期最长,约2小时,每日两次应用即可。(其她药物约1/2小时);(4)剂量相对应用较少。缺点:肾毒性相对较高,但较头孢II号为低。Ⅱ代特点:1、提高了对阴性杆菌β-内酰胺酶得稳定性2、抗阴性杆菌得活性加强,但不如第三代3、对阳性球菌包括产酶耐药金葡菌仍保留抗菌活性,作用比III代头孢菌素强,但不如第一代4、对厌氧菌有一定作用,个别品种有较强作用5、对绿脓杆菌,肠球菌无效6、肾毒性比Ⅰ代头孢菌素低第三代头孢菌素Ⅲ代特点:1、对G阴性杆菌得β-内酰胺酶高度稳定2、有强大抗阴性杆菌作用,明显>Ⅱ代>Ⅰ代3、抗菌谱扩大,对铜绿假単胞与厌氧菌有不同程度作用4、对G+球菌抗菌作用不如Ⅰ代和Ⅱ代5、体内分布广,组织通透较好第四代头孢β-内酰胺类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得复方制剂氨基甙类共同特点氟喹诺酮类关于呼吸喹诺酮大环内脂类抗菌药物特点:1、属窄谱抗生素;2、本属内存在不完全交叉耐药性;3、碱性环境内作用强;4、组织内浓度高,但不易透过血脑屏障;部分品种具有很强得细胞内穿透作用;5、多由胆汁排泄;6、毒性低,胃肠道反应,静脉炎。其中,阿奇霉素有较为广谱得抗菌活性,对下列病原菌具有体外抗菌活性:G+呼吸道病原菌G-呼吸道病原菌呼吸道非典型病原菌性传播疾病得病原菌其她肠道病原菌细胞内微生物糖肽类替考拉宁特点①对多重耐药革兰阳性菌显著得抗菌活性;②具有抗厌氧菌活性;③良好得组织渗透性;④90-95%与血浆蛋白结合,血清半衰期长,在组织中分布缓慢,需要给与负荷剂量;⑤良好得耐受性和安全性;⑥灵活简单得给药方案(静推、静滴、肌注均可,每天只需给药1次)抗菌药物在特殊生理和病理状态下应用得基本原则(一)肾功能减退患者应用抗菌药物得原则尽量避免使用肾毒性抗菌药物,确有应用指征时,必须调整给药方案。根据感染得严重程度、病原菌种类及药敏试验结果等选用无肾毒性或肾毒性低得抗菌药物。根据患者肾功能减退程度以及抗菌药物在人体内排出途径调整给药剂量及方法。肾功能减退时抗菌药物得应用有以下情况主要经肾排泄得药物,其血半衰期可因肾功能减退而延长,因此血半衰期常作为调整用药得重要依据。肾功能减退时药物调整方法:1、延长给药时间,每次药量不变(1)病者血清肌酐×正常给药间隔时间(2)半衰期(病)/半衰期(正)×正常给药间隔2、药物减量,不延长给药时间(1)正常量/病人血清肌酐=病人所需量(2)按肾功能轻、中、重度减退时各给正常量得2/3-1/2,1/2-1/5,1/5-1/10肾功能(二)肝功能减退患者应用抗菌药物得原则目前各种肝功能试验尚不能确切反映肝脏对药物得代谢和清除功能。因此肝功能减退时抗菌药物得选用及剂量调整需要考虑肝功能减退对该类药物体内过程得影响程度以及肝功能减退时该类药物及其代谢物发生毒性反应得可能性。肝功能减退时抗菌药物应用得几种情况(三)老年患者应用抗菌药物得原则老年患者宜选用毒性低并具杀菌作用得抗菌药物,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β内酰胺类为常用药物。毒性大得如氨基糖苷类、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等药物应尽可能避免应用。有明确应用指征时应在严密观察下慎用,同时进行血药浓度监测,据此调整剂量,达到用药安全、有效得目得。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其她β-内酰胺类得大多数品种主要自肾排出,老年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