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达州市初三上学期数学试卷与参考答案.docx
上传人:18****2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5KB 金币:9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四川省达州市初三上学期数学试卷与参考答案.docx

四川省达州市初三上学期数学试卷与参考答案.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9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9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四川省达州市数学初三上学期自测试卷与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已知点A(3,-4),B(-2,5),则线段AB的中点M的坐标是多少?A.(1/2,1/2)B.(5/2,-1/2)C.(1/2,-1/2)D.(5/2,9/2)答案:A.(1/2,1/2)解析:线段的中点坐标公式为x1+x22,y1+y22。代入点A(3,-4)和B(-2,5)的坐标,计算得中点M的坐标为3+−22,−4+52=12,12。2、如果一个正方形的边长增加3cm,则其面积增加了45平方厘米。那么原来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厘米?A.6cmB.7cmC.8cmD.9cm答案:A.6cm解析:设原正方形边长为x厘米,则面积为x2平方厘米。边长增加3厘米后,新的边长为x+3厘米,面积为x+32平方厘米。根据题意有x+32−x2=45。接下来我们解这个方程找出x的值。解得原来正方形的边长为6厘米,因此正确答案是A.6cm。这验证了我们的解析过程。3、若点A(-1,2)与点B(3,-4)在直角坐标系中,则线段AB的中点M的坐标是多少?A.(1,-1)B.(2,-2)C.(1,-2)D.(2,-1)答案:A.(1,-1)解析:根据中点公式,如果点P(x1,y1)和点Q(x2,y2)的中点是M,则M的坐标为Mx1+x22,y1+y22。因此,对于点A(-1,2)与点B(3,-4),我们可以计算出中点M的坐标如下:Mx=−1+32,My=2+−42Mx=22,My=−22Mx=1,My=−1所以,中点M的坐标为(1,-1)。4、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其中a≠0,若其判别式Δ=b2−4ac=0,则该方程有几个实数根?A.没有实数根B.一个实数根C.两个相等的实数根D.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答案:C.两个相等的实数根解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情况,当判别式Δ>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Δ=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Δ<0时,方程没有实数根,而是有一对共轭复数根。因为题目中给出的是Δ=0,所以该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让我们通过一个例子来验证一下解析中的结论。假设有一个具体的方程2x2−4x+2=0,我们先计算它的判别式Δ,然后求解方程,看看是否能得到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对于方程2x2−4x+2=0,其判别式Δ=0,通过求解方程我们得到根为x=1,这表明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重根),进一步验证了解析中的结论。因此,第4题的答案确实是C.两个相等的实数根。5、已知点A(-1,2)与点B(3,-4),则线段AB的中点坐标是:A.(1,-1)B.(2,-2)C.(1,1)D.(-2,2)【答案】A.(1,-1)【解析】线段中点的坐标计算公式为:若线段两端点分别为Ax1,y1和Bx2,y2,则中点M的坐标为Mx1+x22,y1+y22。根据此公式,我们可得线段AB的中点坐标为M−1+32,2−42=1,−1。6、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3cm和4cm,那么这个三角形的斜边长是多少?A.5cmB.7cmC.12cmD.25cm【答案】A.5cm【解析】根据勾股定理,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设斜边长为c,则有c2=32+42=9+16=25,从而得到c=25=5cm。因此,这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为5cm。我们可以进一步验证第6题的答案。第6题的答案经过验证确实是5cm,因此选项A正确。7、下列运算正确的是()A.−22=−4B.20=0C.−23=−8D.2a−2=14a2A.根据乘方的定义,−22=−2×−2=4,与选项A的−4不符,故A错误;B.根据零指数幂的定义,任何非零数的0次方都是1,即20=1,与选项B的0不符,故B错误;C.根据乘方的定义,−23=−2×−2×−2=−8,与选项C的−8相符,故C正确;D.根据负整数指数幂的定义,2a−2=2×1a2=2a2,与选项D的14a2不符,故D错误。故答案为:C。8、下列函数中,图像关于原点对称的是()A.y=2x2+1B.y=2x+1C.y=1xD.y=2x−1A.对于函数y=2x2+1,其图像是一个开口向上的抛物线,并且顶点在0,1,不关于原点对称,故A错误;B.对于函数y=2x+1,其图像是一条直线,斜率为正,且y轴上的截距为1,不关于原点对称,故B错误;C.对于函数y=1x,其图像是反比例函数图像,分布在第一、三象限,但每一象限内,随着x的增大,y是减小的,且当x取正(或负)无穷大时,y趋近于0,但不包括0点,且图像不关于原点对称(因为x,y在图像上时,−x,−y并不在图像上),但此题中的“不关于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