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单元主题阅读(教师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2023-2024学年部编版.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2.3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第3单元主题阅读(教师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2023-2024学年部编版.pdf

第3单元主题阅读(教师版)五年级语文上册2023-2024学年部编版.pdf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五上第三单元主题阅读年级:五年级辅导科目:语文课题五上第三单元主题阅读1.了解第三单元的单元特点;教学目标2.了解故事内容,能够创造性地复述故事。教学内容【基础巩固】牛郎织女(一)(节选)牛郎照看那头牛挺周到。一来是牛跟他亲密;二来呢,他想,牛那么勤勤恳恳地干活,不好好照看他,怎么能对得起它呢?他总是挑很好的草地,让牛吃嫩嫩的青草;家里吃的干草,筛得一点土也没有。牛渴了,他就牵着它到小溪的上游,让它喝干净的水。夏天天气热,就在树林里休息;冬天天气冷,就在山坡上晒太阳。他把牛身子刷得干干净净,不沾一点儿草叶、土粒。夏天,一把蒲扇不离手,把成群乱转的牛虻都赶跑了。牛棚也打扫得干干净净。在干干净净的地方住,牛舒服,自己也舒服。1.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照看——()亲密——()舒服——()2.用“___”画出最能概括文章中心的话。3.用“”画出牛郎为什么那么周到照看牛的句子。4.“牛那么勤勤恳恳地干活,不好好照看他,怎么能对得起它呢?”这句话运用___的修辞方法,改为陈述句是:。5.牛郎细心照看牛,可见他是一个_________的人,从他把牛棚打扫得干干净净的,可以看出他是一个_________的人。【答案】(1)照顾亲近舒坦(2)牛郎照看那头牛挺周到。(3)一来是牛跟他亲密;二来呢,他想,牛那么勤勤恳恳地干活,不好好照看他,怎么能对得起它呢?(4)反问句;牛那么勤勤恳恳地干活,不好好照看他,对不起它。(5)善良勤劳1【知识梳理】知识点:了解故事内容,创造性地复述故事。本单元围绕“民间故事,口耳相传的经典”这个主题,共安排了《猎人海力布》《牛郎织女(一)》和《牛郎织女(二)》三篇课文。《猎人海力布》是一个动人的民间故事,讲的是猎人海力布为了挽救乡亲们的生命,不惜牺牲自己,变成了一块僵硬的石头。赞颂了猎人海力布热心助人、舍己的高尚品质。由于“牛郎织女”这个故事的篇幅过长,本单元在安排教学的时候,把故事进行了分割,将完整的故事分为两篇课文,这样既方便学生阅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也方便学生抓住重点字词,进行基础积累。《牛郎织女》是一个动人的民间故事,故事的前半段讲牛郎是一个善良、勤劳、诚实、命苦的孩子,从小与老牛相依为命。织女是王母娘娘的外孙女,但被成天关在机房里,织女在下凡游玩时,与牛郎结识,最后牛郎娶到织女为妻。这个故事赞美了人们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故事的后半段笔锋一转,讲牛郎与织女一家四口过着幸福生活,王母娘娘得知此事,异常生气,派天兵天将到人间察访,并强行将织女带到天上。牛郎披上老牛的牛皮,挑着一双儿女追赶,王母娘娘拔下玉簪划了一条天河,从此牛郎与织女只能隔河相望,在七月七相逢的一天。天河艰险也不能阻挡牛郎织女相见,表达了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本单元编排的目的是让同学们感受民间故事的魅力,能够创造性地复述民间故事;提取主要信息,编写故事。1.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本单元的三篇文章都是民间传说,都是通过具体的故事情节来体现人物特点的。如《猎人海力布》一文中,通过“救小白蛇”“要宝石”“听鸟语”“劝乡亲”“变石头”这几个故事体现出海力布善良、勇敢、热心助人、舍己为人的优秀品质。《牛郎织女(一)》则通过详细介绍牛郎认识织女的过程,表现出牛郎心地善良、吃苦耐劳的特点以及织女心灵手巧、渴望自由的美好愿望。《牛郎织女(二)》通过描述织女跟王母娘娘抗争最终取得胜利的故事,体现出王母冷酷自私、凶恶霸道的特点以及织女渴望自由的真情和勇敢。22.了解课文内容,创造性地复述故事。我们在了解故事情节的基础上,可以进行创造性地复述。我们可以换一种人称,可以对故事情节进行“添油加醋”,为故事增加合理的情节,还可以大胆想象,续编故事。【补充】提取信息小技巧1.当遇到概括文章大意,或文章主要写里一件什么事时,抓住文章的关键句,用“谁+何时何地+干什么+结果如何”的句式进行回答。2.当遇到概括文中事物或人物特点特征时,答案不止一点要认真概括提炼,注意连接词:“首先、其次、还、也”等词语,包含这些词语的句子往往就是描写事物的特征。概括人物特征时从描写人物语言,动作,心理的句子进行提炼。3、当遇到分析某一句在文中有何作用时,找到句子在文中的位置。(1)如果出现在文章开头,则起引出下文,照应题目,设置悬念,吸引读者,为后文做铺垫,埋下伏笔等作用;(2)如果出现在文章中间,则起承上启下,推动故事发展的作用;(3)如果出现在文章结尾,则起总结全文,照应前文,照应文章题目等作用。提示:以上方法技巧,不一定适用所有阅读题,需要具体问题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