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的物质基础精编.docx
上传人:永香****能手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1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遗传的物质基础精编.docx

遗传的物质基础_1.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遗传的物质基础遗传的物质基础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课本p2—3,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的过程及现象。①无毒性的r型活细菌注射到鼠体内,鼠不死亡;②有毒性的s型活细菌注射到鼠体内,鼠死亡;③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注射到鼠体内,鼠不死亡;④将无毒性的r型活细菌与加热杀死后的s细菌混合后,注射到鼠体内,鼠死亡,并且从鼠体内分离出有毒性的s型活细菌,其后代也有毒性。从第④组实验鼠体内可分离出少部分有毒性的s型活细菌说明无毒性的r型活细菌与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混合后,有少部分r型活细菌可转化成有毒性的s型活细菌;这种s型活细菌的后代也是有毒性的s型细菌又说明这种转化的性状是可以遗传的。格里菲思的实验结论是:已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必然含有某种促成这一转化的活性物质——转化因子。这种转化因子是什么?格里菲思没有找到。(2)艾弗里确定转化因子的实验(体外转化实验)在确定转化因子的实验中,关键的设计思路是从活的s型细菌中提取、分离和鉴定出各种成分,分别与r型细菌混合培养,并观察其后代是否有s型细菌出现。这个设计思路的实施需要依赖于dna、蛋白质和多糖等的分离提取技术和其它有关技术(细菌的培养技术)的掌握。因此,直至1944年,美国的科学家艾弗里和他的同事才进行了确定转化因子的实验,并获得了成功。他们从s型活细菌中提取出了dna、蛋白质和多糖等物质,分别将它们加入培养r型细菌的培养基中,结果发现只有加入dna,才能在培养r型细菌的培养基中找到s型细菌。有人怀疑是dna不纯,夹杂有蛋白质。为此他们又设计用dna酶(降解)处理dna,使其水解,结果在培养r型活细菌的培养基中没有发现s型细菌。艾弗里实验表明:dna是转化因子,是(控制生物的性状)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的遗传变化的物质,即dna是遗传物质。在整个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加热杀死s型肺炎双球菌后,其细胞中的dna是否变性呢?实验证明,把dna溶液加热到沸点,可使其氢键断裂,双螺旋解体;但如将其缓慢冷却,分离的单链就可部分地得以重聚,恢复其双螺旋结构。s型细菌的dna又是怎样将它的核苷酸序列加在r型细菌上的呢?这是因为外源dna分子一旦找到它的内源同源体,这两个分子就可进行遗传交换了。交换的结果是使外源dna被整合,而使同源的内源dna分子从r型细菌的dna中排斥出去,从而产生由r型细菌变为s型细菌的遗传转化。2、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课本p3,t2噬菌体结构的模式图)噬菌体是一种寄生在细菌体内的病毒。它的外壳是蛋白质,头部内含有dna(一个t2噬菌体只有一个双链、环状的dna分子)。它侵染细菌后,就会在自身遗传物质的作用下,利用细菌体内的物质来合成自身的组成成分,进行大量的增殖,产生一大批与亲代噬菌体一样的子代噬菌体。(1)噬菌体的生活周期一个典型的噬菌体的生活周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感染阶段(吸附、注入)、增殖阶段(复制、合成和装配)和成熟阶段(释放)。那么,它的遗传物质究竟是蛋白质还是dna呢?(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由于dna中含有p元素,但多数蛋白质不含有p元素(99%的p都存在于dna分子中);只有蛋白质中含有s元素,而dna中却不含有s元素。因此,在1952年赫尔希和沙斯设计了一个巧妙实验: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和测试。,当前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