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一节概述一、概述井田区域地形图:是指某井田范围内的地形图。能较全面地反映井田范围内地面的地物和地貌情况。地物:指地面上各种不同的物体,如农田、河流、道路、森林、桥梁、各种公用和民用设施等。地貌:指地面高低起伏的形态,如高山、盆地、山谷、山脊等。地形图的特点:是一种地面测量图纸,是对井田地埋环境作系统周密调查和研究的重要资料。作用:在煤矿各种工程的建设规划、工程设计、工程施工等工作中,都需要用地形图来了解规划地区的地貌和地物分布状况,以便根据地形资料和其他资料作出合理的规划、设计和施工方案。是矿井建设和生产必须具备的基础图纸。比例尺:1:2000或1:5000。二、主要内容:(1)图名、比例、指北方向、坐标网;(2)测量控制点:包括各级三角点、水准点和埋石图根点等;(3)居民点和重要建筑物外部轮廓;(4)独立地物:包括各种塔、烟囱、高压输电杆(塔)、贮气柜、井筒、井架等;(5)管线、交通运输线路及垣栅:包括输电线路、通讯线、煤气管道和围墙及栅栏等;(6)用等高线表示的各种地形、地貌;(7)河流、湖泊、水库、水塘、输水槽、水闸、水坝、水井和桥梁等。(8)土质和植被:包括重要资源、森林、经济作物地、菜地、耕地、沙地和沼泽等。第二节地形等高线等高线的作用:描绘各种地形、地貌特征。即:用地形等高线表示地面高低起伏等地形变化。一、地形等高线的概念1.地形等高线:地面上高程相同的点,所连成的闭合曲线。也即水平面与地面的交线。图3-2示。2.地形等高线图:将等高线垂直投影到水平面上,按比例绘成图,并注明各等高线的标高,即是。图3-2示。3.等高距: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程差。图3-2中的h。4.等高线平距:等高线图上,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最短水平距离。图3-2中的d。特点:平距小的地方,地形坡度大。二、基本地貌的等高线表示地面地形的组成:由山丘、盆地、山脊、河谷、峭壁、鞍部等地貌组成。1.山地:地面隆起而高于四周的高地。图3-3(a)示。山地等高线的特点:为一组闭合的曲线,外圈的高程值小,内圈的高程值大。图3-2示。山顶的形状:有尖山顶、园山顶和平山顶。2.盆地:低于四周的盆形洼地。图3-3(b)示。等高线的特点:是一组闭合的曲线,外圈高程值大,内圈高程值小。示波线:垂直于等高线的短线,表示斜坡下降的方向。图3-3中的短线。3.山脊:沿着一个方向延伸的狭长高地。山脊等高线:是一组凸向低标高方向的曲线。与分水线正交。山脊形状:有尖山脊、园山脊和台阶状山脊。4.山谷:沿着一个方向延伸下降的洼地。(两山脊之间的凹地)山谷等高线:为一组凸向高标高方向的曲线。与集水线正交。山谷形状:有尖底山谷、园底山谷和平底山谷。区别:山脊和山谷等高线都是朝着一个方向凸出的曲线,形状相似,但山脊的等高线是向着山脊线降低的方向凸出,山谷的等高线则是向着山谷线升高的方向凸出。5.鞍部(垭口):相邻两个山头之间的低凹部分,形似马鞍状。图3-5示。是两条山脊线和两条山谷线相交之处。等高线:由两组山头等高线和两组山谷等高线所组成。鞍部中心位于两组等高线的中心线上。鞍部形状:有窄短鞍部、窄长鞍部和平宽鞍部。6.绝壁(陡崖、峭壁、陡坎):坡度变化很大的陡峭岩壁(70°以上)。表示:不能用等高线表示,而用地形图图式中规定的符号表示。(用等高线和专用符号表示)7.悬崖:峭壁上部突出的地方。图3-6(c)示。(参见周冠军P49)等高线:不同高度的等高线相交,交点成双,高程高的等高线遮盖高程低的等高线,等高线被遮盖的部分用虚线表示。8.雨裂和冲沟:地面爱雨水冲蚀而形成的,能停留临时流水的狭长凹地叫雨裂,较宽的叫冲沟。图3-7示。表示:用特殊符号表示,在地形图上等高线遇冲沟符号应断开。图3-7(a)中的0.5/2:分子代表雨裂宽度,分母代表其深度。冲沟在丘陵地区和土质松软的黄土地区比较多见。9.峡谷:两岸为峭壁的狭窄岩石谷。图3-8(a)示。表示:用特殊符号(带锯齿状的符号)表示。在地形图上,等高线遇峡谷符号时应断开。图3-8(b)示。10.梯田:在山坡或谷地由人工修筑的阶梯状台地。表示:用梯田专用符号和等高线注记表示。三、等高线的特性(1)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高程相等。(2)等高线是一条闭合的曲线,不会中断。由于一幅图表示的范围有限,不在本图幅内闭合,则在相邻图幅内闭合;等高线不能在图幅内中断。(3)一条等高线不能分叉为两条,不同高程的等高线,不能相交或合并成一条;在悬崖处的等高线虽然相交,但必须有两个交点。(4)等高线一般不重叠,只有在绝壁、陡坎处才重叠。(5)等高线愈密,则表示坡度愈陡,愈稀则表示坡度愈缓;若等高线之间平距相等,则表示坡度相等;倾斜平面上的等高线是间距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