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大道之行也》教案-经典教学教辅文档.doc
上传人:13****8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3KB 金币: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大道之行也》教案-经典教学教辅文档.doc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大道之行也》教案-经典教学教辅文档.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页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大道之行也》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掌握相关白话文字词,翻译并背诵课文。2、熟读课文,全体感知,理清文章的层次和脉络。3、理解孔子“大同”社会的特点及意义二、过程与方法:反复熟读的基础上,理解文章内容。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大同社会的真正可取的地方教学重点:理清文章脉络层次,熟读并背诵课文。教学难点:理解“大同”的社会特点及意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分钟,教师口述《桃花源记》给我们描绘出一幅理想社会的生活图景,(同学们背诵描写桃花源环境和生活的句子)早在战国末年《礼记》中也有相类似的理想社会的画卷。那么究竟《礼记》中的理想社会又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个成绩来学习其中的一篇《大道之行也》。二、作品介绍2分钟,教师简介《礼记》,儒家经典之一,亦称《小戴礼》或《小戴礼记》,相传为西汉戴圣编纂。西汉戴圣对秦汉之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礼运,《礼记》篇名,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孔子答问的著作。(补充四书五经的知识)三、朗读全文初步感知5分钟1、请同学们按本人喜欢的方式读(留意读准字音,将不懂的字词划出来)2、听课文录音,听准字音四、正音解释重点字词,翻译全文10分钟1、结合投影读字音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矜寡孤独()男有分()货恶其弃于地也()2、解释重点字词(投影)3、请一位同学翻译,其他同学认真听,听完后小组讨论,并对其解释作出分析评价。4、参考译文政治上最高理想的实施,就是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给大家办事),(人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因而人们不单奉养本人的父母,不单抚育本人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率,幼童能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年丧父的孩子、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男子要有职业,女子有及时婚配。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而要去收贮它),却不必然要本人私藏;(也)憎恨那种在共同劳动中不肯尽力的行为,而不必然为本人谋私利。这样一来,奸邪之谋就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就不会发生,(家家户户)都不用关大门了,这就叫做“大同”社会。五、全体把握,理清课文线索。10分钟1、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文章可以分为几层,说说你的看法?2.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阐明“大同”社会的特点的?(结合文中的语句,试用本人的话来概括。)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①人人都能遭到全社会的关爱。(满足保存的需求)“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说的是每个人都能够推己及人,把奉养父母、抚育儿女的责任、情意扩大到其别人身上,使全社会亲如一家。“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意思是对各种年龄段的人群都要做出合适的安排。又特别提到:“鳏、寡、孤、独废疾者”这五种人要实行生活保障,更充分表现了全社会的关爱。②人人都能安居乐业。(满足发展的需求)“有分”,就是有不变的职业,能安心工作;“有归”,就是男女婚配及时,有和乐的家庭。古代男耕女织,妇女在家也要从事蚕桑,这才能丰衣足食。③货尽其用,人尽其力。(满足精神愉悦的需求)“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这就是说人们爱护保重劳动产品,但毫无无私自利之心,不会将它占为己有;“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这是说人们在共同劳动中以不出力或少出力为耻,都能尽全力地工作,却没有“多得”的念头。只需达到了上面三个方面的要求,大同社会就不远了六、深化讨论5分钟1、如何评价孔子所描绘的“大同”社会?大同社会只是作者的一个美好的理想,是一个虚拟的图景,尽管不能完成,但从这个图景中,我们确确实实地感遭到了作者的那种忧国忧民的思想和对改造理想社会的一种寻求。还有对理想的执着。七、迁移学习5分钟1、为完成“大同”社会,从古到今有许多进步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不断在寻求,以洪秀全和孙中山作为例子。2、请同学们充分地发挥本人的想象力,用一段话描述你理想中的王国。八、课堂小结2分钟“大道之行也”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宏伟瑰丽的社会蓝图。在那里,人们生活着并快乐着。尽管这个理想社会在小消费的基础上不可能成为理想,但二千多年来它不断是许多进步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心中永不磨灭的梦在古代社会中激励着我们不断探求。九、背诵全文2分钟十、布置作业:A组(学优生):背诵课文,完成相关的练习题。B组(中等生):完成相关的练习题。C组(后三分之一先生):背诵课文。教学反思:板书设计第一层(第一句话)对“大同”社会的纲领性阐明。第二层(第二至三句话)“大同”社会的特点:①人人都能遭到全社会的关爱②人人都能安居乐业③货尽其用,人尽其力第三层(第四句话)全文的总结语。科学睡眠健康成长——在国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