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四章萃取法第一节溶剂萃取法溶剂萃取法优点:①操作可连续化,速度快,生产周期短;②对热敏物质破坏少;③采用多级萃取时,溶质浓缩倍数大、纯化度高。缺点:由于有机溶剂使用量大,对设备和安全要求高,需要各项防火防爆等措施。一、基本概念萃取一般指用有机溶剂将物质从水相转移到有机相的过程。反萃取(stripping或backextraction)是将萃取液与反萃取剂(一般为水溶液)相接触,使某种被萃入有机相的溶质转入水相的过程,可看作是萃取的逆过程。(二)、分配定律应用分配定律时,须符合下列条件:①必须是稀溶液,即适用于接近理想溶液的萃取体系;②溶质对溶剂的互溶度没有影响;③溶质在两相中必须是同一分子形式,即不发生缔合或解离。在萃取过程中,溶质在两相的分子形式常常并不相同,仍然采用类似分配定律的公式作为基本公式。这时候溶质在萃取相和萃余相中的浓度,实际上是以各种化学形式进行分配的溶质总浓度,它们的比值以分配比(distributionratio)表示:(三)、萃取因素(四)、分离因素二、溶剂萃取法的基本原理三、萃取方法和理论收率的计算萃取因素E为式中VF——料液体积;Vs——萃取剂的体积;C1——溶质在萃取液的浓度;C2——溶质在萃余相的浓度;K——表观分配系数;m——浓缩倍数例如:洁霉素在20℃和pH10.0时表观分配系数(丁醇/水)为18。用等量的丁醇萃取料液中的洁霉素,计算可得理论收率若改用1/3体积丁醇萃取,理论收率:(二)多级错流萃取萃余率:理论收率红霉素在pH9.8时的分配系数(醋酸丁酯/水)为44.5,若用1/2体积的醋酸丁酯进行单级萃取,则:理论收率若用1/2体积的醋酸丁酯进行二级错流萃取,则理论收率多级逆流萃取青霉素在0℃和pH2.5时的分配系数(醋酸丁酯/水)为35,若用1/4体积的醋酸丁酯进行二级逆流萃取,则:n2,理论收率第二节影响溶剂萃取的因素乳化剂使乳状液稳定与以下因素有关:(1)界面膜形成(2)界面电荷的影响(3)介质黏度每一种表面活性剂都有亲水和疏水基团,两种基团的强度的相对关系称为HLB值(hydrophile-lipophilebalance)。完全不亲水(HLB=0)和完全亲水(HLB=20)的两种极限乳化剂作为标准,其它表面活性剂的HLB值就处于这两种极限值之间。(二)、影响乳状液类型的因素3.界面张力的影响乳化剂聚集于界面形成薄膜,若两相界面张力不等,则使膜弯曲,其凹面一侧为界面张力较高的相,高界面张力这侧的液体易形成内相。4.容器壁性质的影响亲水性强的容器易得O/W型乳状液,亲油性强的容器易形成W/O型乳状液。(三)、乳状液的破坏(四)、常用的去乳化剂2.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如亚油酸钠、十二烷基磺酸钠、石油磺酸钠等3.其他破乳剂如用溴代四烷基吡啶作去乳化剂,因其既易溶于水,又易溶于醋酸丁酯中,既能破坏W/O型,也能破坏O/W型乳状液,比PPB破乳完全,用量为0.03%~0.05%。它能降低青霉素提取时随废液的损失,提高收率。二、pH的影响可按下式计算表观分配系数和水相pH的关系:可得,当pH=4.4时,K表=1。当pH<4.4时,青霉素能被萃取到醋酸丁酯相中,当pH>4.4时,青霉素从醋酸丁酯相转移到水相,称为反萃取。三、温度和萃取时间的影响五、溶剂种类、用量及萃取方式第三节萃取过程和溶剂回收3、喷嘴式混和器4、气流搅拌混和罐二、液-液两相分离三、回收与水部分互溶并形成恒沸混和物的溶剂四、回收完全互溶的混和溶剂并不形成恒佛混和物第四节双水相萃取一、双水相的形成二、双水相萃取的基本概念(二)分配系数三、影响双水相萃取的因素(二)成相聚合物浓度——界面张力(三)、电化学分配——盐类的影响(四)、疏水效应(五)、温度及其它因素Dextran、FiColl、淀粉、纤维素等高聚物具有光学活性,它们应该可以辨别分子的D、L型。因此,对映体分子在上述高聚物相系统中具有不同的分配特征。同样,一种蛋白质对D或L型能选择性地结合而富集于一相中,可将此用于手性分配。例如,在含血清白蛋白的相系统中,D、L型色氨酸可获得分离。四、双水相萃取的应用例如PEG-Dextran系统特别适用于从细胞匀浆液中除去核酸和细胞碎片。系统中加入0.1mol/LNaCl可使核酸和细胞碎片转移到下相(Dextran相),产物胞内酶位于上相,分配系数为0.1~1.0。选择适当的盐组分,经一步或多步萃取,可获得满意的分离效果。如果NaCl浓度增大到2~5mol/L,几乎所有的蛋白质、酶都转移到上相,下相富含核酸。五、双水相萃取技术的发展第五节反胶束萃取一、基本原理二、反胶束体系三、反胶束萃取过程四、影响因素五、应用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