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边坡治理工程施工方案【实用文档】doc文档可直接使用可编辑,欢迎下载目录第一章、编制依据┈┈┈┈┈┈┈┈┈┈┈┈┈┈┈┈┈┈┈┈┈┈┈┈┈┈┈┈1第二章、工程概况┈┈┈┈┈┈┈┈┈┈┈┈┈┈┈┈┈┈┈┈┈┈┈┈┈┈┈┈1第三章、施工部署┈┈┈┈┈┈┈┈┈┈┈┈┈┈┈┈┈┈┈┈┈┈┈┈┈┈┈┈3第四章、施工方案及主要技术措施┈┈┈┈┈┈┈┈┈┈┈┈┈┈┈┈┈┈┈┈┈64.1测量放线┈┈┈┈┈┈┈┈┈┈┈┈┈┈┈┈┈┈┈┈┈┈┈┈┈┈┈64.2旋挖成孔抗滑桩施工┈┈┈┈┈┈┈┈┈┈┈┈┈┈┈┈┈┈┈┈┈┈74.3锚索施工┈┈┈┈┈┈┈┈┈┈┈┈┈┈┈┈┈┈┈┈┈┈┈┈┈┈┈214。4锚杆挂网喷射砼施工┈┈┈┈┈┈┈┈┈┈┈┈┈┈┈┈┈┈┈┈┈┈274.5挡土板施工┈┈┈┈┈┈┈┈┈┈┈┈┈┈┈┈┈┈┈┈┈┈┈┈┈┈334。6桩顶冠梁施工┈┈┈┈┈┈┈┈┈┈┈┈┈┈┈┈┈┈┈┈┈┈┈┈┈35第五章、工程质量保证措施┈┈┈┈┈┈┈┈┈┈┈┈┈┈┈┈┈┈┈┈┈┈┈┈36第六章、工期保证措施┈┈┈┈┈┈┈┈┈┈┈┈┈┈┈┈┈┈┈┈┈┈┈┈┈┈41第七章、安全生产保证措施┈┈┈┈┈┈┈┈┈┈┈┈┈┈┈┈┈┈┈┈┈┈┈┈43第八章、现场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措施┈┈┈┈┈┈┈┈┈┈┈┈┈┈┈┈┈┈┈46第一章编制依据1、设计研究院设计的《基坑边坡治理工程施工设计图》2、地质工程勘察设计院工程出具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3、现行规范、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21《建筑地基基础技术规范》JG79-2002《重庆市建筑软弱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50-047-2006《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2-200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21《建筑桩基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混凝土检验评定标准》GBJ107-202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4—2002(2021版)《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2021《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2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第二章工程概况2。1地理位置2。2项目概况因建筑物布置和建设配套的需要,本项目土石方采用整体大开挖,从而致使开挖基底与小区道路间存在高达7~19m的高边坡.为了施工区域的安全和红石路、小区道路路基的稳定,边坡支护情况如下:1、北侧段采用桩锚结构支挡,桩径有1。8m、2m,桩间距6m(局部凸角段加密为3m),嵌入中等风化深度见设计立面图.离桩顶3.50m设置一排锚索。桩间挡板厚度200mm,对土层及强风化段桩间挡板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面板,中等风化段采用喷射混凝土面板进行支护,伸缩缝约20m一道。桩采用旋挖跳桩法进行施工,钢筋有HRB400、HRB335。混凝土强度等级C40。2、南侧B线段采用桩板挡墙进行支挡,桩径有1.5m、1。8m、2m、2。2m,桩间距6m(局部调整为4m或4.5m),嵌入中等风化深度见设计立面图。桩间挡板厚度200mm,对坡顶土层及强风化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面板,中等风化岩石段采用喷射混凝土面板进行支护,伸缩缝约25m一道。桩采用旋挖跳桩法进行施工,钢筋有HRB400、HRB335。混凝土强度等级C40。局部采用锚杆挂网喷射进行支挡。3、东侧C线段采用桩锚结构支挡,桩径有0.8m、1。2m,桩间距2。5m(局部调整为1.8m),嵌入中等风化深度见设计立面图。离桩顶3.0m(5m)设置一排锚索。桩间挡板厚度200mm,对坡顶土层及强风化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面板,中等风化岩石段采用喷射混凝土面板进行支护,伸缩缝约20m一道.桩采用旋挖跳桩法进行施工,钢筋有HRB400、HRB335。混凝土强度等级C40。4、桩顶冠梁宽同桩直径,高500mm,钢筋采用HRB335Φ18、HPB300Φ10,混凝土强度等级C40。5、预应力锚索杆体材料由15、12、10束采用1×7标准型—15。20-1860预应力钢绞线组成,参数详见下表。锚索类型试验荷载值(KN)15束1×7Φs15.2208912束1×7Φs15.2167110束1×7Φs15.21393本工程预应力锚索主要技术参数:⑴孔径:Ф145;倾角:30°、25°⑵杆体材料:15束、12束、10束1×7Φs15.2钢绞线;⑶灌注材料:采用M30水泥砂浆,浆体材料要求:普硅32。5水泥,砂应选用中细砂,当采用特细砂是其细度模数不宜小于0.7。注浆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