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蚌埠田家炳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doc
上传人:雨巷****可歆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29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安徽省蚌埠田家炳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doc

安徽省蚌埠田家炳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安徽省蚌埠田家炳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分值:100分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48分)1.春秋战国时期,儒学创立发展,代表人物是孔子、孟子、荀子。他们的共同主张是A.君主集权推行仁政B.治国应该礼法结合C.人的天性是善良的D.构建礼乐文明社会2.公元前524年,卜筮预测郑国将遭大火,劝子产用瓘斝玉瓒禳灾,子产以“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的理由加以拒绝。这一记载表明子产A.对宗教迷信活动持否定的态度B.对天人关系的思考趋于理性C.关注社会现实而忽视天道伦常D.致力于维护世俗的道德规范3.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奔走列国,求天下安定之道,孟子主张民贵君轻。明清之际,顾炎武实地考察许多州县,写成巨著《天下郡国利病书》,王夫之抨击孤秦陋宋。材料意在说明A.儒家思想传统道德的继承发扬B.儒家思想强化了君主专制C.时代巨变下儒学家的担当精神D.儒学的启蒙作用效果显著4.战国时期某思想家主张:“选贤良,举笃敬,兴孝弟,收孤寡,补贫穷,如是,则庶人安政矣。庶人安政,然后君子安位。”这一主张体现了A.法家的集权思想B.儒家的民本思想C.墨家的非攻思想D.道家的无为思想5.公元前124年,汉武帝在长安设太学,设五经博士专门讲授《诗》《书》、《礼》《易》、《春秋》。这反映了A.汉代选官制度确立B.五经成为教科书C.百家争鸣局面结束D.儒学教育官方化6.相传,东汉黄香,年九岁,失母,思慕惟切,乡人称其孝。躬执勤苦,事父尽孝。夏天暑热,扇凉其枕簟;冬天寒冷,以身暖其被席。太守刘护表而异之,并署“门下孝子”。这反映出A.孝道开始成为社会稳定的基础B.当政者注重维护社会人伦秩序C.儒家文化升级为官方形象代表D.儒家伦理思想对于人性的压抑7.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说:“王者必受命而后王。王者必改正朔,易服色,制礼乐,一统于天下,所以明易姓,非继人,通以己受之于天也。”材料主要体现了董仲舒A.“大一统”思想B.君权神授思想C.天人感应思想D.“三纲五常”思想8.北宋理学家程颐、程颢认为: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万物只有一个天理,先有理后有物。南宋理学家陆九渊认为天地万物都在心中。由此可见,他们的分歧在A.本体论上B.明理的路径C.方法论上D.核心价值观9.16世纪中国的王阳明强调“发明本心”,靠内心自我反省;西方的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强调“信仰即可得救”。二者的相同之处在于A.都打破了正统思想的权威B.都重视个人的主体作用C.都反对教权对人们的束缚D.都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10.对于天文现象,朱熹说:“日月之说,沈存中(沈括)笔谈中说得好,日食亦非散光,但为物掩耳”。对于潮汐的现象,朱熹说“潮之迟速大小自有常。旧见明州人说,月加子午则潮长,自有此理。沈存中笔谈说亦如此。”由此可知A.自然现象的解释受理学影响B.科技与理学不完全冲突C.传统科技注重理论规律探索D.完整的科学体系已形成11.黄宗羲说:“扶危定倾之心,吾身一日可以未死。吾力一丝有所未尽。“炎武也说:“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虫纂刻,亦何益哉!”“这说明他们都A.提倡公平法治B.强调社会责任C.批判君主专制D.反对程朱理学12.经历明清政权鼎革,知识分子提出了改良社会的药方。黄宗羲提出“授民以田”、“田土均之”,顾炎武力主“均田”,王夫之主张“有其力者治其地”。这些思想家们的主张A.目的是维护清朝统治B.具有浓厚的复古色彩C.体现了重农抑商思想D.是对个体小农的关注13.如图,据柏拉图《苏格拉底的申辩》中描述,面对死刑的审判结果苏格拉底说道:“倘若人人都以自己认为的正义为借口而任意践踏法律,社会秩序将混乱不堪,城邦将无法存在。”他拒绝了在朋友的帮助下获得免刑的机会,最终慷慨赴死。由此可知,苏格拉底认为苏格拉底之死A.社会的公平正义彻底崩溃B.法律判决的结果符合正义C.法律应具有独立的权威性D.主张建立正义的法律秩序14.古希腊智者普罗泰格拉强调人在宇宙万物中的重要地位。他的学生普罗狄克思认为神是想象出来的,并把对人有用的事物视为神。他们的观点A.重视人与人之间平等B.彻底否定了神灵崇拜C.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D.强调了“美德即知识”15.寓言《熊与隐士》:隐士和熊是好朋友。一天,熊正守护在林间睡着的隐士,为他驱赶蚊蝇。这时,一只苍蝇来叮隐士的额头,无论熊怎样驱赶也不肯离去。熊怒了,举起一块石头狠砸苍蝇,苍蝇被砸死了,但隐士的脑袋也裂成两半。能用来说明该寓言道理的是A.认识你自己B.人是万物的尺度C.美德即知识D.挚友如异体同心16.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强调了正义的工具性,说明正义需要树立理性的权威,不能把人仅仅视为有欲望的动物。柏拉图提出这一主
立即下载